-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7—36段 1、玛蒂尔德接到晚会的请柬后,有怎样的表现?她的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怎样认识她的喜与忧? 爱面子、好虚荣 2、赏析第33——36段 (1)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 (2)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 (3)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 (4)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 (5)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你能借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6)可没想到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当然可以!”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三)默读37—82段,思考: 1、作者是怎样描写玛蒂尔德在夜会上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的?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狂热”、“沉迷”、四个“陶醉” 作者就是用这些心理描写,在读者面前剖露了路瓦栽夫人庸俗、空虚的心灵,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这四个“陶醉”与前面的七个“梦想”相呼应,前者是她追求虚荣心和享乐的思想核心;后者是她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真实写照。 2.在丢项链前后,小说描写女主人公心理,先后两次出现“什么也不想”这句话,仔细分析其内涵是什么? 这两种心态的描写正是女主人公从“幸福的云雾里”跌进倾家荡产深渊的冷酷现实的心理变化的具体写照。 3.讨论:玛蒂尔德对一夜的虚荣换来10年的贫困后悔了吗?这说明了什么? “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10年的辛苦,使她的外貌和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她那爱虚荣、慕豪华的性格。由此也可见,她的不幸遭遇绝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她爱虚荣的性格给她带来的。 五、欣赏小说巧妙的构思 (一)故事情节 序幕——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得知项链是假 1、两处关键情节 第一处:请柬。请柬的出现,使主人公的欲望膨胀,命运发生突变,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 第二处:披衣逃走。披衣——寒伧——丢脸——逃走——丢项链。情节突变,急转直下,导致人物命运有一次突变。 2.如何看待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这一偶然情节? 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边的情节都在为她丢失项链这个情节作铺垫。 “丢项链”是人物命运的转折点,看似偶然,实则是作者层层铺垫下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3.出人意料结尾 (1)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物,是否有因可寻? (2)提问: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一笔,让人大吃一惊。是否在情节上有些突兀呢?前面有没有暗示,请找一找? * * * * * * * * * * * * * * * * 项 链 ——莫泊桑 4.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 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莫泊桑: (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他母亲文学素养的熏陶,中学时便养成了对诗歌的特殊爱好,一心向往着做一个诗人。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一跃而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在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名《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这些作品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6篇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又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两个朋友》(1883)、《米隆老爹》(1883)、《决斗》(1883)、《蛮子大妈》(1884)等,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著名的作品有《一家人》(1881)、《遗产》(1884)、《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勋章到手了》(1885)等。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著名的作品有:《瞎子》(188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