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doc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
摘要 进入冬季大多地区出现低温天气,对奶牛生产影响很大,特别是农村个体奶牛养殖户因缺乏冬季饲养管理经验,冬季奶牛产奶量损失较大。为减少寒冬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从创造舒适牛舍小气候、合理饲养、科学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对冬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归纳整理,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88-02
进入冬季大多地区出现低温天气,对奶牛生产影响很大,特别是农村个体奶牛养殖户因缺乏冬季饲养管理经验,冬季奶牛产奶量损失较大。冬季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能否安全越冬、减少疾病和产奶量不降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冬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奶牛生产的关键,应引起奶牛饲养户的充分重视。为减少寒冬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笔者对冬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归纳整理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 创造舒适牛舍小气候
1.1 保温
奶牛具有耐寒怕热特点,但牛舍的温度过低,在0 ℃以下时,牛体就要消耗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反之温度过高也会对牛产生副作用。牛舍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8~17 ℃,在此范围内,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因此,在寒冷空气入侵、气温突然下降时,应及时堵塞通风门窗及墙缝,搞好圈舍的保温。特别是围产期的母牛、高产奶牛、新生犊牛的牛舍要适当加温,确保在16~20 ℃,尤其新生犊牛保持在35~38 ℃。
1.2 防潮
在重视牛舍的冬季保暖时,同样要注意牛舍防潮。据王加启报道,奶牛场常发四大疾病中,乳房炎和蹄病都与牛舍潮湿有关。牛舍相对湿度不能超过55%。湿度过大,既影响奶牛生产,又能引起奶牛感染真菌类疾病。因此,加强冬季圈舍防潮湿,也是有效避免类似乳房炎、蹄病、疥癣病等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1.3 通风
由于牛舍封闭较严,奶牛因呼吸、排泄、饮水等原因产生的潮气不能及时排出舍外,污浊空气排不出,新鲜空气进不来造成舍内的湿度过高,易发生疥癣病、呼吸道疾病,势必影响牛的健康和产奶。因此,每天应及时地清除粪尿,搞好通风,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干燥,才能有利奶牛安全越冬。
1.4 光照
光照可促进奶牛繁殖机能、血液循环,延长奶牛采食时间,进而能增加产奶量,因此应擦净牛舍玻璃,尽量延长光照时间,保证牛舍充分采光。冬季昼短夜长,采取人工光照特别关键。一般使泌乳牛的光照每天达16 h(舍内安装日光灯),产奶量可提高18%以上。
2 合理饲养
2.1 保持饲料多样化
进入冬季,奶牛维持和生产的营养也要相应增加,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0%~15%,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力求多样化。因此,冬季需增加15%的混合精料[1]。在粗饲料方面,最好饲喂块根、啤酒糟、青贮、微贮饲料等;在精料供给方面,蛋白质饲料不变,仅玉米面(能量饲料)的供给量要增加20%~50%。冬天昼短夜长,不但白天要喂好奶牛,夜间还要加喂1次,每天饲草量为13~15 kg。
2.2 补饲微量元素
冬季可在泌乳牛饲料中加喂15%的胡萝卜,或在日粮中添加人工合成的胡萝卜素制剂7 g/头。对不挤奶的牛而言,在饲料中酌量添加尿素,一般成年母牛150 g/d左右,育成牛70~90 g/d,6月龄以上的犊牛日喂30~50 g/d。尿素可按1%与精料混合后拌草饲喂,喂后30 min内不宜饮水。且日粮中每天加喂钙、磷5~15 g/头。但对围产期产前15 d的奶牛要实行限量补钙,奶牛日粮的钙含量减至平时的1/3~1/2。
2.3 补足食盐
冬季奶牛对食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食盐的日供给量一般为50~100 g。除按日粮1%拌入精料外,也可专设盐槽,让牛自由舔食,但应控制食量[2]。
3 科学管理
3.1 饮加温水
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若不能充分饮水,食欲就会下降,致使产奶量下降。而奶牛饮用未经加温处理的自来水或井水,则要消耗身体热能,且会使体温骤降2~3 ℃,常会引起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疾病,影响产奶,如饮水温度低于8 ℃较饮水温度维持在9~15 ℃的奶牛,则产奶量明显降低[3]。冬季犊牛饮35~38 ℃温水,产奶、怀孕母牛饮15~16 ℃温水,成母牛饮12~14 ℃温水。
3.2 喂热粥料
冬季气温比较冷,最好给38 ℃左右的热粥料。尤其在夜间用1 kg精料加工成38 ℃的热粥喂给泌乳母牛,可提高产奶量10%以上。在粥料加少许盐以增加适口性,同时有降火和消炎作用。围产期产后奶牛因损失大量水分而感到口渴,并且体温较低,此时饮麸皮水,即:2 kg麸皮加20 kg温水、60 g盐、500 g红糖,温度高于体温1~2 ℃,有补充体液、温暖身体之效,还可增强牛的饮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