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课件.pptVIP

高一历史必修1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必修1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课件

课标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重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 ?1957年10月,在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下,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改变了八大的方针。 1959年8月的庐山会议上,把对彭德怀的批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 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指出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 1963年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从1967年1月由上海造反派掀起的“一月风暴”开始,到1968年9月历时一年零八个月,中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政领导大权先后被各地的“造反派”夺了权,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思考: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如果被采访的是你,你如何回答记者提问? 材料1.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材料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材料:《瞭望》周刊刊载文章称,中国基层法院正在面临“民告官”案件大幅增长的诉讼压力,行政案件呈持续上升态势。有的省市基层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就比上年翻了一番,有的基层法院甚至增长了200%。而自从1989年至今,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审行政案件已经超过一百多万件。 问题1:什么是基层民主选举? 问题3:他参加选举有什么法律依据呢? 问题4:如果你是刘小明的助选团成员,帮助他起草一份竞选纲领,你将围绕哪些方面来起草? 问题5: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什么好处呢? 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历史材料: 集党、政、军、司法于一身的一元化权力机关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1966年8月,北京一个红卫兵组织宣布解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1966年以后的八年时间内,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再也没有举行国一次会议,当然也就谈不上行使其权利。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 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大量珍贵书籍被撕毁 孔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像被挖眼、掏心、身上贴满标语 。 历史材料: 据有关部门统计,而从新中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近三十年中,我国全部基建投资为 6500亿元。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损失就有 5000亿元.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截止2000年我国制定了380多件法律法规、800多件行政法规、8000多件地方法规。 问题:“民告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问题:两部法律的颁布反映了什么原则呢? 意义: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国家的方针政策都必须“有法可依”,任何政党、团体、个人的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阅读材料: 2006年,北京市招聘了2000名大学生村官,刘小明是其中的一员,他将到北京市昌平区某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问题2:刘小明想担任村委会主任的话,要通过什么程序呢 ?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含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国两制”构想 1981年 80年代初 1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