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角坝1比5万区域地质调查立项建议书.docx

 马角坝1比5万区域地质调查立项建议书.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角坝1比5万区域地质调查立项建议书

马角坝1:5万区域地质调查立项建议书工作项目名称:1∶5万竹园镇幅、茶坝幅、雁门镇幅、马角镇幅区域地质调查总工程师:王全伟主任工程师:夏振浔 周建辉大 队 长:余涪寿分 队 长:周建辉承担单位名称: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川西北地质大队实施单位名称: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川西北地质大队日 期:1995年目录一、目的任务4二、工作区范围及地理条件41、工作区范围42、交通43、地理条件5三、以往工作程度5四、地质背景8(一)、龙门山分区北段小区8(二)、四川盆地分区边缘小区19五、岩浆岩:26六、构造:27(一)、逆冲推覆构造27(二)、顺层滑脱构造29(三)、重力滑动构造29七、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30(一)长江沟组的地质年代归属30(二)罗惹坪组与韩家店组的地质年代归属31(三)、泥盆纪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31(四)石炭纪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32(五)、梁山组、阳新组、吴家坪组的地质年代归属36(六)、三叠纪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37(七)、侏罗纪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37(八)、剑门关组、汉阳铺组的地质年代归属38(九)、第四纪地层的年代地层划分38八、经济地质概况39(一)、有色金属(11)39(二)、黑色金属(3一8)39(三)、化工原料(硫)(1一2)40(四)、建材(9一10、12一24)40九、技术路线、技术方法:42(一)技术路线42十、主要实测工作量42十一、预期成果44(一)、预期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与进展44(二)、最终提交的成果44马角坝1:5万区域地质调查立项建议书一、目的任务I一48一139一C《马角镇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根据川地矿地发(1991)567号文正式下达给川西北地质大队在“八五”期间完成龙门山北段片区青川县等十三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联测任务而安排的,要求以《地层指南》的原理为指导,以“三大岩类工作方法指南”和四川地矿局1:5万区调工作手册为依据,开展地质填图,编制图幅说明书,及时出版。二、工作区范围及地理条件1、工作区范围 测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行政区划属江油市及剑阁县管辖(图1),地理座标:东经105°00′一15′、北纬32°00′一32°10′,面积为436.21km2。 2、交通 交通条件以中部及东南部较佳,有宝成铁路及江(油)一雁(门)公路并列纵贯测区,在马角镇设有二级火车站,另外还有青林口一剑阁、二郎庙一广元及厚坝镇一江村等县级公路和简易公路连接,初步形成镇、乡、村相通的公路网络,但西北部交通条件较差。3、地理条件 测区地势北高南低,山体绵延起伏,以走向北东的褶皱山为主。北部为中切割的中山地貌,海拔一般1000一1500m,最高山峰为西北角的圈箩山,海拔高程1753m;切割深度500~1000m,且多在700m以上,山高坡陡,常形成悬崖及峡谷地貌,通行困难。在海拔1200m以上植被茂盛,以密灌及剑竹为主。南部为中一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海拔一般700一1000m,切割深度150~35Om,局部为高坪台地或河谷平坝地貌。 测区以太阳包一哪吒庙一龙尾巴一官垭子一广垭子一线为分水岭,其西部属涪江水系,主要干流为梓撞河,由北而南纵贯测区,次级河流有渭河,沉水河及长坪河,分别于马角坝、二郎庙等处汇入梓渔河;东部属嘉陵江水系,为西河上游支流唐家河。 测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最高气温为36.7℃,最低气温一4.8℃。年均降水量1100~1200mm。6一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80%。月降雨可达10~15天。区内居民多为汉族,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木耳、黄花、药材和油菜。工业主要有市、县级水泥厂,次为中小型机械、日用品加工厂及煤、石英砂矿等企业,水泥原料(石灰岩)是区内优势资源。三、以往工作程度本区较系统的地质五作始于五十年代末,先后经多个地质队及院、所和有关专家对区内地层、构造和矿产进行勘查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其成果经综合归纳到以下两方面:1.基本查明了测区地层的时代、层序、岩石组合及其分布范围。查明了各类矿体的产出层位、富集地段,并对其成矿地质特征作了初步总结,有的矿种还查明了蕴藏量。2.基本查明了测区的构造轮廓,并对其作了必要的控制。上述成果,特别是地层、古生物成果和构造研究成果,对本次1:5万区调起到了指导作用,亦在填图及成图过程中予以综合利用。序号工作时间工作单位与参与者工作性质主要成果备注11959四川绵阳专区地质局地质队详查四川省江油县盆子山赤铁矿最终储量报告1:5千地质简测21959四川绵阳专区地质局地质队详查四川省江油县蛮子山赤铁矿最终储量报告1:5千地质简测31959.10四川绵阳专区地质局地质队详查四川省江油县江村赤铁矿矿床详查储量报告1:5千地质简测41959四川省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详查广元一带区域详

文档评论(0)

guii6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