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隐私:双面大数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价值与隐私:双面大数据.doc

价值与隐私:双面大数据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所有头版头条的标题,爱德华·斯诺登只用了几天时间。这个同时被称为“叛徒”和“英雄”的人,揭开了美国引以为傲的人权幕布,让互联网透过“棱镜”折射出“数据”与“隐私”的色彩。   在这场众说纷纭的罗生门中,抛开笼罩的政治色彩,爆发的大数据带给IT产业的究竟是无价的矿山还是隐私的黑洞,还是让我们换个角度重新看待一切——   数据矿山 黄金还是黑金   早在19世纪,“百货商店之父”约翰·沃纳悔克便提出了:“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是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也是对经典商业模式下供需不对称的典型描述。直到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的沃尔玛“尿布与啤酒”的案例,才算是较为完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摆在尿布旁边的啤酒会因为潜藏的用户购物模式而提升各自的销量——这不仅是CRM数据挖掘的成功,也是大数据创造价值时代来临的信号。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被各式各样的数据不间断地记录下来:网页浏览记录、社交分享内容、购物刷卡记录、GPS定位信息……这些飞速增长的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早已成为无数商家试图发掘的巨大金矿。   去年,西班牙电信推出了名为“智慧足迹”的大数据服务,通过向数据挖掘公司等合作方提供定向人流的移动数据,为零售客户开店选址和促销提供借鉴。而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声称“双方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并探索基于数亿的微博用户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数亿消费者有效互动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借助大数据,商家可以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为客户带来更为丰富的消费体验。但有的数据挖掘公司则选择了不同的着力方向——2004年,几位PayPal的老员工成立了一家名为Palantir Technologies的数据公司,公司主业是研发能够在多种类型的数据库中搜索信息和定位信息类型的软件,而该软件平台的名称正是“棱镜”(Prism)。这并不是巧合。Palantir正是美国情报机构成立的风投公司In-Q-TeL所资助的企业,其技术在日前被曝光的“棱镜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数字化背后的隐私危机   事实上,除了“棱镜门”曝光的内容,互联网用户早已或多或少受到了隐私被侵犯造成的困扰。例如,人们在购买汽车数年之后仍然持续收到各种保险和维修同类产品的广告推荐;消费者一些基于私人爱好的搜索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在令人难堪的大幅广告中等等。   如果这些还只算是令人困扰或者不悦的内容的话,那么随着数据搜索和挖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势必将对人们的生活施加更为巨大的影响。复杂网络研究大师巴拉巴西在其著作《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提出,93%的人类行为能够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而进行预测。之后,统计学家Nate Silve墒过海量数据分析对美国50个州选举结果的成功预测佐证了这一说法。   在互联网不断扩张的时代,用户隐私本身就在不断缩小。电商网站上的个人资料、即时沟通通讯软件的聊天记录、社交网络中的照片分享等等已经将用户完整地“数字化”,再加上搜索引擎抓取、专业数据统计与挖掘公司的分析,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社交关系,以至于兴趣爱好、政治倾向等等都能够通过这些记录在案的数据得出结果。如果大数据的未来如同大片《少数派报告》中描述的一样,人类的信息、行为甚至思想都成为可以用来分析的数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将会是一幅刻板而可怕的图景。   在中国,由于数据挖掘方面的技术发展尚不充分,一些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对手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挖掘以获取价值,便通过直接出售用户数据来牟利,从而造成大量隐私泄露等状况的发生,更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蒙上了一层隐私危机的阴影。   趋利避害责任共担   大数据蕴含的丰富价值,是每一家企业都不愿意放弃的巨大蛋糕。而对于隐私敏感用户来说,大数据时代对隐私数据的保管显得尤为重要。价值与隐私,如同大数据这枚硬币的两面。用户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手握用户数据的互联网企业又该如何在发掘大数据价值的同时,尽量不去碰触到那条敏感的隐私红线?   “棱镜门”爆发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搜索引擎DuckDuckGo瞬间爆红,搜索量增长达到30%以上。相比搜索巨头谷歌,这家搜索引擎以“从不追踪用户”且“从不过滤信息”为卖点,强化基于网页相关性的搜索结果。虽然在搜索结果针对性方面有所欠缺,却赢得了诸多隐私敏感用户的支持。目前,越来越多的个人隐私保护产品不断上线,从网站反追踪、浏览信息清理、加密传输等方面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障。事实上,除了选择更具安全性的产品之外,注重个人的隐私信息保管同样重要,如避免使用公共电脑、进入来源不明的网站、随意填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