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保障度的发展历程.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保障度的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国外社会保障的模式和改革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社会保障的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人类社会早期,已出现了最原始的社会救助。 中世纪以后,人类互助共济的习俗与宗教的泛爱精神紧 密结合,社会保障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中 世纪社会保障的特点: (1)保障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贵族地主的好恶 和当年收成的好坏,没有任何法律约束; (2)这种保障存在着相当大的主观任意性和不可预测性; (3)这种保障以施舍为特点,属于教区或贵族地主的 自我保护方式。 从欧洲社会发展历程上看,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社会 保障制度,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标志是法国的福利改革 和英国的《济贫法》的出台。 法国的福利改革 1、法国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形式进行调整。 2、社会保障从单一缓解社会冲突转变为向社会成员 提供劳动机会,以维持生产关系,从而具有既实行福利 救助又保障生产的双重性质和功能。 英国的《济贫法》 1、英国《济贫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2、《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1)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向教区内居民和房地产 所有者征收济贫税; (2)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 (3)建立收容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动能力 的人; (4)建立“贫民习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 (5)提倡父母子女的社会责任; (6)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等。 3、《济贫法》的特点: 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的性质。 4、新《济贫法》的产生、主要内容及意义: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该享受的合法权利,也是政府应尽的 义务。 为开展社会救助工作,需要专门训练社会工作人员,同时 成立《济贫法》管理局,负责济贫工作。 把社会救助第一次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社会救助 成为一种制度。 5、《济贫法》诞生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济贫法》的制定,在主观上是为了阻止劳动力的流动, 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但在客观上却 使社会保障的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济贫法》的诞生,使社会团体实施的慈善救济转化为 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这种职能的转变,使得社 会保障摆脱了原有的地域狭隘性的特征,走上国家化、社 会化的道路。 《济贫法》的原则和理念,至今仍然是许多资本主义国 家制定公共救助立法的重要依据。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2、欧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 (1)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因: 第一,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是政治斗争发展的产物; 第二,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有一定的理论渊源,与当时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有密切的联系。 (2)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二是坚持以缴费作为享受保险条件的原则; 三是坚持保险费用多方承担的原则。 (3)德国三部保障法规的缺陷: 第一,社会保障兼有福利性与劳动性的双重性质,而不 是纯粹福利性的; 第二,社会保障的对象并不是全体公民,也不是最需 要救济的贫民,而是所有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社会保障的职责只是局部性而不是全局性。 (4)三部保障法规颁布的意义: 标志着社会救济开始演化为社会保险制度,标志着世 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正式建立。 2、欧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美洲,社会保险制 度建立的时间比欧洲稍晚。 1935年,美国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