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应急操船.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应急操船 第一节 碰撞后的处置 一、碰撞前的紧急操船 二、碰撞后的处置 二、碰撞后的处置 二、碰撞后的处置 二、碰撞后的处置 二、碰撞后的处置 二、碰撞后的处置 二、碰撞后的处置 二、碰撞后的处置 三、碰撞后续航的注意事项 四、抢滩及其注意事项 四、抢滩及其注意事项 第二节 搁浅和触礁后的处置 一、搁浅或触礁的紧急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二、搁浅后的措施 第三节 船舶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第三节 船舶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第四节 救生与弃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一、海上救助遇险者的操船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二、IMO商船搜救手册中的程序与应用 三、弃船准备和弃船应急措施 三、弃船准备和弃船应急措施 三、弃船准备和弃船应急措施 三、弃船准备和弃船应急措施 第五节 海上拖带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一、拖带前的准备 二、拖带中的船舶操纵 二、拖带中的船舶操纵 二、拖带中的船舶操纵 二、拖带中的船舶操纵 二、拖带中的船舶操纵 当悬垂量不足时,应采取加粗拖缆或采用钢丝缆与锚链的组合拖缆以弥补悬垂量的不足。当采用钢丝缆与锚链的组合拖缆时,锚链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为锚链长度(m); K为系数,软钢丝缆取0.11,特软钢丝缆取0.13; c为钢丝缆的周长(cm); d为锚链的直径(cm); L为所需的钢丝缆的长度(m); L1为组合拖缆中拟用的钢丝缆长度(m)。 2.拖缆的传递与系结 1)接近被拖航的遇难船 为了送上拖缆,接近被拖船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1)横风作业无困难时可横风接近,如图7-18中的A1、A2所示。本船以和被拖船航向大体一致的方向上从上风舷驶近被拖船,即图中的A1的接近方法,适用于本船横向漂移速度大于被拖船的横向漂移速度的情况。若本船的横向漂移速度小于被拖船的横向漂移速度,则应采用A2的接近方法。 (2)当横风接近有困难时,也可采取A3的顶风驶近被拖船待拖一端的方法接近;而且,更为主动并易于控制,也便于拖缆的传送。 图7-18 接近被拖船的方法 2)拖缆的传递方法 (1)使用抛绳枪 该枪可抛出撇缆的最远距离达230m。在本船按A1、A3所示方法驶近时均有很好的效果。按A2所示方法接近时,使用该枪时应适当减小两船间的横距,或者由被拖船使用抛绳枪抛出撇缆。 (2)救生艇送出 该法适用于如图A1所示的接近方法。当拖船驶往被拖船的上风位置后停住,造成下风侧相对平静的海面后,在拖船下风侧放下救生艇,在救生艇上积放一部分引缆和拖缆,救生艇一边驶向被拖船,一边松出艇上积存的缆绳,当接近被拖船时,由被拖船抛下撇缆将救生艇上的引缆拉上被拖船。 大风浪中使用救生艇送缆有困难时,也可通过从上风放出救生圈或救生浮的方法,利用它将撇缆送出后,再进行拖缆的系结。 3)拖缆的系结 拖缆的系结应满足牢靠、应力分散和便于松绞等要求。为了分散应力,拖缆应先围绕甲板室、舱口或桅柱等,再在另一舷缆桩上各绕一圈,然后再在第二付缆桩上绕8字。为了便于松出和绞进拖缆,应预先准备好制索器。 在拖缆通过的导缆孔或锚链筒的地方一个用帆布、麻袋等包扎后涂以牛油,拖航中还应定时加油。甲板室及舱口的转角处,要用木板衬垫以减小急折。舱口的围板内要用坚固的木方加强。钢丝缆或锚链与甲板摩擦部分,要垫以木座板。 3.拖航速度的确定 拖航速度取决于拖船剩余推力的大小,并受到拖缆强度和被拖船的阻力的限制。所谓拖船的剩余推力是指拖船推进器发出的推力与拖船阻力的差值,即提

文档评论(0)

phljian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