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学案辩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铭选中学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其成因、地区分布及危害具体如下表所示。 环境问题成因 分布 危害 荒漠化 自然:气候变干,降水量减少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 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且面积减少 沙化 季风区的边缘地带 沙尘暴 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冷锋人为:植被破坏西北、华北 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人体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 自然:干旱 人为:不合理灌溉 西北、华北、东北 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 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伐,植被破坏降水量较大的山地丘陵区,我国黄土高原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臭氧减少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使人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森林锐减 焚耕开垦、开辟农牧场、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等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等地,以巴西最严重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影响全球气候 牧场超载 非洲、南美洲、亚洲 影响畜牧业,生物多样性减少 湿地减少 自然:全球变暖 人为:围垦、水土流失、污染、水利工程建设 大陆性增强、旱涝加剧、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灾害;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环境污染等 遍及全球,尤以热带雨林最突出 影响全球食物供给;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数量有限;浪费现象严重 资源、能源分布比较少或经济发达,资源、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突出 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主要表现环境问题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 矛盾 表现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庞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引发一些地区争端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沉重代价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污染物的越境转移扩大了污染范围和危害 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水资源的浪费,传染病的传播 对应演练1(2012·福建质检)下面图甲示意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至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图乙示意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指出1998~2010年该灌溉农业试验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简述图中所反映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 二、水污染与大气污染 1.水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泄漏的石油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②鱼类死亡;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健康 ①油污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防治措施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2.两种常见大气污染类型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污染物来源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对人类的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可刺激并提升人的免疫机能 不利 影响 吸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