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锁记》解读 一、作品简介及传播 二、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三、人物悲剧原因探析 一、作品简介及传播 (一)简介 《金锁记》创作于1943年10月,最初连载于1943年11、12月《杂志》第12卷第2、3号,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张爱玲在其小说集《传奇》(初版本)中《金锁记》被放在首篇,可见作家对它的看重。 1、作品面世后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1944年,傅雷称赞《金锁记》是张爱玲的“最完满之作”,是“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二)传播 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没有《金锁记》,本文作者根本也不会写这篇文字。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2、美籍华人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特别推崇张爱玲,对《金锁记》也是推崇有加。 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长达五十页,据我看来,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夏志清《论张爱玲》 情欲(passion)的作用,很少像在这件作品里那么重要。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二、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可以称之为是对女性情欲的研究,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一)欣赏以下片段,并思考: 曹七巧的一生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少女时代 媳妇时代 “母亲”时代 (二)少女时代 七巧的生命特征是什么?作家的态度如何? 美好、朦胧,蓬勃着生命的激情。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赞扬。 (三)媳妇时代 1、七巧的生命特征是什么? 作者的态度如何? 情欲受压抑。这是一个真实而虚幻的世界。 同情、怜悯。 2、七巧是如何反抗情欲压抑的? (1)挣扎。对真实生命追求的捍卫。 (2)叛逆。她从嫁到姜家就爱着姜季泽。她忍辱负重中大胆泼辣的借与小叔子的“偷情”来保持住生命本能的需求。 (四)“母亲”时代 1、七巧的生命特征是什么?作者的态度如何? 人性扭曲。 恐惧。 2、有人说:黄金欲是七巧人性扭曲的原因。你是否同意,如不同意,那你的观点是什么? 情欲而不得,畸形 爱欲被自己所泯灭。 不同意。 3、七巧是否真心爱姜季泽?证据何在? 真爱。 “当初他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 证据之一: 证据之三: 当季泽被七巧骂走后,她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不住的撞到那暗的绿粉墙上,……。她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 证据之二: 记得季泽不爱 蜜层糕上的由玫 瑰与青梅制成 红绿丝。 4、既然七巧真心爱季泽,那为什么又把他骂走呢? 得到的非“真爱”。 希望得到季泽的真爱,而非为了她的钱。为维护自己的真爱她拒绝了季泽。这就意味着她“真爱”的彻底失去。人性扭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七巧人性扭曲的表现何在? 七巧自己的情欲受压抑,没有得到幸福。那么她也不允许别人得到幸福,那怕是自己的儿女。她害死了自己的两任儿媳,亲手破坏掉自己女儿的婚姻。 小结 “母亲”时代 受虐 媳妇时代 少女时代 自虐 虐人 (四)文化悲剧 市民文化与封建正统文化的冲突,是七巧悲剧的根本原因。 (一)社会悲剧 封建家族制度所致,这也是七巧悲剧的外因。 三、七巧悲剧命运的原因 (二)爱情悲剧 婚姻的不幸,这是七巧悲剧的直接原因。 (三)性格悲剧 七巧强悍泼辣的个性是七巧悲剧的内因。 有人说:张爱玲的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结合《金锁记》谈谈你的认识。 思考题 著作类: 1.[美]夏志清.张爱玲小说叙评[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陈龙.“阁楼上的疯女人”——张爱玲《金锁记》解读[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费勇.张爱玲传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4.[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论文类: 1.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J].万象月刊,1944年5月第3卷第1期. 2.曹书文.家族、生存和悲剧——重评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J].河南师大学报1997,(3). 3.张景华.荒凉与悲哀——张爱玲文化心态的文本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1994,(1). 4.刘立杰.爱的失落泯灭了她的人性——谈《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形象[J].北方论丛.2000,(5). 参考资料 谢谢合作! 图片及视频资料来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