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蟲病传播规律及预防措施研究
PAGE
PAGE 6
包虫病传播规律及预防措施研究
摘要: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一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此文通过对包虫病流行现状和传播机理的分析,利用数学方法构建包虫病在人畜之间传播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疾病传播和控制的关键因素,从而有效控制包虫病的传播,找到更好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包虫病,再生率,感染率,防控措施
一、问题的重述
石渠县和甘孜县位于四川省西部, 东经97 20!~ 100 25!, 北纬36 19!~ 31 24!, 面积23800km2, 人口119万人。属高寒草甸牧区, 海拔多在3900~ 4500m, 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 年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年降水量460~636mm。地域辽阔,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石渠县为牧业县, 甘孜县为半农半牧县。两县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共有牲畜约90万头, 畜种以牦牛、藏系绵羊、马、山羊等为主, 其中牦牛占80%以上, 生产方式为传统的游牧经营方式。调查显示牦牛的Ce 感染率为50.8%, Ae感染率为0.7%。在野生啮齿类动物中, 黑唇鼠兔Ae感染率为5.6%, 灰尾兔Ae感染率为7.1%, 松田鼠Ae感染率为25.0%。在终末宿主调查中, 犬体内发现棘球绦虫感染, 感染率为30.2%。其中Eg感染率为13.2%。根据调查所得数据,研究包虫病的传播机制,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
二、模型假设
1将终宿主分为两类, 未感染类和感染且产卵类, 产卵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2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总人口保持恒定, 疾病发生率均符合标准发生率;
3.人类、终宿主和中间宿主未感染类平均每天因食物感染病的人口恒定;
4. 不考虑因其他死亡以及因死亡的而导致的人口和动物的变化;
三、符号说明
Y(t):人类t时刻感染虫卵的种群密度;
y(t):人类t时刻未感染虫卵的种群密度;
X(t):中间宿主t时刻感染虫卵并且成熟的种群密度;
x(t):中间宿主t时刻未感染虫卵的种群密度;
Z(t):终宿主t时刻感染虫卵并产卵的种群密度;
z(t):终宿主t时刻未感染虫卵的种群密度;
N:虫卵在终宿主体内的再生率;
M1、M2:人类从终宿主和中间宿主感染虫卵的感染率;
N1、N2: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在循环过程中的感染率;
m、n: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出生率;
c、D: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死亡率;
H:防疫部门对终宿主采用吡喹酮进行预防性驱虫的效率;
h:人类服药恢复健康的比率;
A:中间宿主总的种群密度;
B:终宿主总的种群密度;
C:固定人群
四、问题分析
包虫病主要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绦虫是双宿主型寄生虫,需要两种哺乳类动物:终宿主( 如犬、狼和狐狸等肉食动物 ) 和中间宿主 ( 如绵羊、牛等偶蹄类及野生啮齿类动物 ) 才能完成其整个生命循环。人属于中间宿主,但不直接参与病原循环。人类主要是因饮水或食物感病,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中间宿主的肝脏或肺脏形成包囊,终宿主吞食含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脏器后被感染,成熟虫体产生大量虫卵 ,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 污染环境 ( 草场和水源等 ),中间宿主吞食被虫卵污染的草或人误食带虫卵的食物后,虫卵被胃肠液激活而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幼虫,其穿过肠壁进入血流至适当的器官定居,发育成长为包虫囊,成熟的包虫囊一旦被终宿主吞食 , 就又重复一个新的生命循环。
未感染感染
未感染
感染
感染且产卵
未感染
感染且包虫囊成熟
未感染
包虫病在人类、终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的传播示意图
包虫病并非一般的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食物进入动物体内,然后在动物体内寄生的一种病,传播渠道单一,但是很难治愈。一次我们不能用一般传染病的规律来建模。人类是与终宿主或中间宿主接触后感染了包虫病,故人类的感染由终宿主感染和中间宿主感染两部分组成。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模型的建立
根据传染病的建模思想和双宿主传染病模型构建模式,建立一类包虫病传播的数学模型。
1.中间宿主的感病模型
2.终宿主的感病模型
3.人类的感病模型
5.2模型的求解
将这三个数学模型联立,构成一个方程组.方程组有解且唯一,运用Mathematica软件,则可得出S[X(t),Z(t),Y(t)]
当达到点S时,X(t),Z(t),Y(t)趋于稳定,也就是说在S点时,人类t时刻感染虫卵的种群密度;中间宿主t时刻感染虫卵并且成熟的种群密度;终宿主t时刻感染虫卵并产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勞动力跨省流动对区际经济发展的影响.doc
- 勞动力流失对烟叶生产的影响.doc
- 勞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定稿.doc
- 勞动劳务雇佣承揽承包关系的区别.doc
- 勞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和应用.doc
- 勞动合同关系劳务关系以及雇佣关系的区别和联系.doc
- 勞动合同关系与民法上的雇佣关系的区别.doc
- 勞动合同法》在国有医院聘用人员管理中的实践和探索.doc
- 勞动合同法同劳动法的区别.doc
- 勞动合同法上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计算公式.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