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经济法民事法律行为案例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民事法律行为案例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经济法
组号:第六组
撰写人:郑静 张林 庞琳 杨丹 蒲芸梦
刘帅 刘雨声 蒲潞瑞 张丹蔓
班级:12级本科会计01班
行课时间:周三下午8、9、10节
日期: 2015 年 4 月 25 日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内容是介绍2006年发生的“孙震上诉邢良坤悬赏广告”纠纷一案,由于对悬赏广告有着不同的判定,致使纠纷案件难以解决,从而扩展了两个案件,分别是快餐店事件和合同纠纷事件,都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范畴。本篇论文分别描述了三个案例的案情介绍,结果分析以及其中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其中,主要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戏谑行为的定义及其构成的要素;要约与承诺的基本内容;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合同法的相关知识点。
【关键词】 戏谑行为 邀约与承诺 真实性 合同法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2006 case of Sun Zhen Xing Liang kun appeal reward advertising dispute case, because of the advertisement offering a reward have different judgment, resulting in difficult to resolve disputes, thereby expanding the two cases, which are fast-food restaurants Event and contract disputes event, are of the category of civil legal 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ree cases were cas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nd relevant legal knowledge among involved. Among them, the relevant legal knowledge mainly covered include: the definition of joking behavior and elements of composition;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offer and commitments; basic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contract law.
Key words: Joking behavior Solicitation and commitment Truth Contract law
目 录
一、邢良坤案件 4
(一)、案件介绍 4
(二)、相关法律知识 5
1、戏谑行为的特征 5
2、构成戏谑行为的要素 5
3、要约与承诺的基本内容 6
(三)、要约承诺在本案中是否适用 6
(四)、案件总结 7
二、快餐店事件 8
(一)、案件介绍 8
(二)、相关法律知识 8
三、合同纠纷事件 9
(一)、案件介绍 9
(二)、相关法律知识 10
(三)、案件结果 10
一、邢良坤案件
(一)、案件介绍
2006年4月1日,被告刑良坤在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节目的访谈中,将自己被称为“世界之谜”的五层吊球陶器制作发出要约,并在节目中明确宣称:我已经挑战十年了,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琢磨出来,如果有人能完成五层吊球陶器制作,并且扬言“不用一样,差不多就行,只要一层一层搁进去,能吊起来,就算偏一点,斜一点都可以”,即可获得刑良坤楼盘及楼内所有财产。原告孙震看到悬赏后,潜心研究,经过多次努力于2007年1月完成了五层吊球陶器。原告作品完全符合被告要求,但是,被告在没有给予明确理由的情况下,拒绝原告的索取要求。原告于2007年6月8日向法院提交诉状,请求法院判决确认自己和被告关于“五层吊球陶器制作悬赏广告合同”成立并生效。
(二)、相关法律知识
1、戏谑行为的特征
其一,戏谑行为系表意人故意为之, 即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是戏谑行为人故意造成的戏谑行为系意思与表示发生的不一致 戏谑行为系善意戏谑行为系外观可以被相对人识破的行为 戏谑行为系无效行为行为人的目的意思能够为受领人识破换句话说, 正是诚信原则和交易习惯迫使表意人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从而使受领人对这些外形上成立但实质缺乏目的意思的法律行为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