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理臥位对产时胎方位的影响
PAGE
PAGE 1
合理卧位对产时胎方位的影响
章渺 郑翠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孕期睡眠时卧位对产时胎方位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1200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0名,指导孕妇在睡眠时左右侧卧位交替进行,以舒适为宜,避免强行、长期、长时间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对照组600名常规指导左侧卧位。结果 实验组产时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应左右侧卧位交替,避免强行、长期、长时间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
[关键词] 持续性枕后位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难产的首要因素,而胎头位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胎头衔接异常 [1]。近年来枕后位的发生有所增加 [2] ,这跟长期采取单一左侧卧位不无影响。孕期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上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子宫的血供,纠正子宫右旋,而长期采取单一左侧卧位,使得胎头不能自由旋转,胎头双顶径不能衔接在骨盆斜径上,进入产程后易引起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增加头位难产的发生率。我院是一所市级妇幼保健院,年产检量约2600余人,年分娩量约2450余例,近年来因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行剖宫产的达剖宫产总数的20%以上。本研究受文献2的启发,在孕期有意识地指导孕妇左右侧卧位交替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胎方位异常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07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1200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0名,对照组600名,年龄在22-35岁之间,平均25.34岁,单胎头位,初产妇,排除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临产时胎儿大小根据测量宫高、腹围,结合B超估计,骨盆外测量,了解骨盆大小两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产妇自行查阅信息,仍依从左侧卧位的11例,临产前发现臀位的17例,未在本院分娩的21例,临产前头位剖宫产者32例,实际实验组例数为519例。对照组孕期未长期采取单一左侧卧位的15例,临产前发现臀位的20例,未在本院分娩的26例,临产前头位剖宫产者35例,实际对照组例数为504例。
1.2 实验方法:实验组指导孕妇在孕期左右侧卧位交替进行,以孕妇舒适为宜,避免强行、长期、长时间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对照组常规宣传左侧卧位的益处,指导孕妇左侧卧位,观察其临产后枕后位的发生率。
1.3 持续性枕后位与持续性枕横位的定义: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0度或90度,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仅有5%至2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检验
2、结果
2.1 实验组持续性枕后位与持续性枕横位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详见表1。
表1两组临产后胎头位置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持续性枕后位
持续性枕横位
枕前位
实验组
519
34
57
428
对照组
504
73
65
366
17.18
0.89
14.27
P值
P<0.01
P>0.05
P<0.01
2.2 枕后位与枕前位分娩结局比较,枕后位使产钳助产、剖宫产、缩宫素静滴、软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枕前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详见表2。
表2 枕后位与枕前位分娩结局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自然分娩
产钳分娩
剖宫产
缩宫素静滴
软产道损伤
产后出血
枕后位
107
18
23
66
81
14
16
枕前位
794
649
53
92
37
35
46
206.67
26.51
163.64
418.12
13.80
12.35
P值
P<0.01
P<0.01
P<0.01
P<0.01
P<0.01
P<0.01
3、讨论
3.1 在孕期孕妇左侧卧位,能减轻子宫对上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子宫的血液供给及纠正仰卧位所致的低血压,而左侧卧位又能纠正右旋的子宫,因此医务人员常指导孕妇在孕期多取左侧卧位,孕妇从书本和网络上同样获得相同信息,因此绝大多数孕妇孕期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甚至在一觉醒来发现右侧卧位后立即改为左侧卧位。强行、长期、长时间取单一的左侧卧位可以使得胎头长期朝一个方向扭转,不能自由地旋转,不能以最佳径线入盆,导致枕后位的发生。据报道,孕妇强行、长期、长时间取单一的左侧卧位可以导致婴儿先天性肌斜颈综合症[4],原因同样是因为孕妇孕期长期取单一的左侧卧位,使得胎头长期朝一个方向扭转,本资料结果也表明了长期取单一的左侧卧位,枕后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孕妇孕期应采取左右侧卧位相结合,以孕妇舒适为主,不能长期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
3.2 孕妇孕期采取左右侧卧位相结合,交替采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