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學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
实验学校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子 课 题 名 称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申 请 人 姓 名 孙 凤 花
申 请 人 所 在 单 位 名 称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08.5
中国教育学会制
一、基本情况
子课题
名称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负责人姓名
孙凤花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5年 9月 日
行政职务
教师
专业职务
二级教师
学历
大本
研究专长
英语
工作单位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邮政编码
262500
电子信箱
liuweihaomm@163.com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佟旺芹
女
1975.9
教师
二级教师
大本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初中
牟莉莉
女
1982.9
教师
二级教师
大本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初中
郄静
女
1979.2
教师
二级教师
大本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初中
王秀玲
女
1980.6
教师
二级教师
大本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初中
孙雪梅
女
1980.2
教师
一级教师
大本
山东省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
万文芸
女
1962.11
教师
一级教师
大专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陈翠萍
女
1961.7
教师
一级教师
大专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铁广霞
女
1975.12
教师
二级教师
大专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刘兴国
男
1962.5
教师
一级教师
大本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孙丽萍
女
1962.8
教师
二级教师
中专
山东省益都街道夏庄小学
韩艳波
男
1979.5
教师
二级教师
大本
山东省青州普通初级中学
预期的主要成果
BE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自筹
预期完成时间(起止时间)
2008.5——2010.5
二、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把教学活动搞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学到活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验教师将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个性不断张扬;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最早出现在美国,1936年美国一家通用电气公司举办创造工程培训班对录用的青年工程师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对发明创造的知识技巧和经验的教育,培训获得成功,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竞争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后,美国的创造教育家奥斯本和帕内斯将对企业的创造训练法引入教育领域,在大学里开设了“创造性解题过程”课,对大学生开始了创造技法教育。直到50年代创造教育才步入到各级各类学校,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推广。60年代在日本、德国等地开始进行创造教育,以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世界创造教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30年代,他在教育的实践中也萌发了创造教育思想,他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时,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世界创造发明家的创造教育理论;1933年他作了著名的《创造的教育》演讲,进一步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实施民主教育提纲》中,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的思想体系。近年来,在创新教育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三、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精辟地指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相对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教育要创新,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评价的内容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发掘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Hadoop基礎上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构建研究.doc
- 在ICT階段使用无铅PCB表面处理工艺的研究和建议.doc
- 在LabVIEW中實现对串口中的DTR和RTS信号线的控制方法与串口取电.doc
- 在Livemedia的基礎上开发自己的流媒体客户端.doc
- 在Linux下用Qt開发新一代DTS图形数据系统的分析.doc
- 在LOTUSNOTES中通過ODBC访问关系型数据库的方法.doc
- 在Matlab中數据拟合的研究应用.doc
- 在Linux系統下基于ARM嵌入式的俄罗斯方块.doc
- 在matlab中輸入以下代码求复杂网络节点的度度的分布曲线.doc
- 在IE7-8中設置使用资源管理器(而不是IE)打开FTP的方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