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取威虎山 《赵 氏 孤 儿》 春秋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在灵公面前指责赵盾为奸臣。赵盾全家三百余口被满门抄斩,其子驸马赵朔与公主得以幸免。后迫使赵朔自杀。公主托孤于门客程婴。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赵盾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程勃(实为赵氏孤儿)当作义子,取名屠成。二十年后,长大成人,悼公在位,悼公便命他捉拿屠岸贾并处死,被赐名赵武。1732年,《赵氏孤儿》被译为法文,取名《中国悲剧赵氏孤儿》。大作家伏尔泰将其改编成五幕剧,取名《中国孤儿》。该剧于1755年公演,轰动了整个巴黎。之后英国、俄国、德国等也相继翻译并演出。 中国戏曲在元代以前的发展历程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的优怜 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 元杂剧。 元杂剧产生、繁荣的原因 ①元朝注意保护艺人; ②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其他出路; 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元杂剧 元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塑造一系列被压迫者形象、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具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现实主义是创作的主流,不少优秀作品又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产物。以质朴自然,生动泼辣的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创作为舞台演出紧密结合,构成动人的戏剧冲突。结构上一般为四折一楔。“折”是音乐组织单元,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一折相当于现在戏曲的一场或一幕。“楔”,篇幅短,位置不定,起衔接作用。角色,每本只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号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的 《汉宫秋》 马致远 《梧桐雨》 元杂剧的衰落 科举考试的恢复 元杂剧的模式过于呆板。 明传奇的形成 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之上,吸取元杂剧的艺术成分发展而来的戏曲形态,形成于明代前期。 代表人物 魏良辅 梁鱼辰 代表作 《浣纱记》 汤显祖和《牡丹亭》 昆曲的衰落 清代时地方戏曲与昆曲争雄; 昆曲作品多为文人学士创作并为上层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 京剧的形成 班徽进京 汉剧进京 “徽汉和流” 兼收昆曲、秦腔及其他曲调 1840年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清·沈容圃作《同·光十三绝》 老生、武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朱莲芬、时小福、余紫云,老旦郝兰田,丑角杨鸣玉、刘赶三。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表演特色 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唱、念、做、打、结合。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生 旦 净 丑 * * * * * * * * * * * * * * * * * * * * * *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悲剧之一。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窦娥冤》揭示的是元代社会的重重矛盾。吏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告的黑暗现实,正是通过窦娥含冤受刑的故事集中体现的。窦娥的曲词,道白,尤其是刑前三桩誓愿是戏剧冲突的集中体现,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 《窦娥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