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五次重大金融危机就现代金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上五次重大金融危机就现代金融

史上五次重大金融危机造就现代金融 《经济学人》 金融危机并非与生俱来,但却锻造了金融本身。五大历史性危机讲述了现今金融体系各方面制度的来源——此外还警示着当代监管机构。 什么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人们通常会挑选一些熟悉的科技来回答,比如印刷术或是电能。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发明:金融合约。尽管被广大人民厌恶加鄙视,它在人类发展史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已有7000年。 实际上,金融就只做两个简单的事。它就像是经济上的时光机,帮助节俭的人把盈余输送到未来,或在当下给借款方一个多挣钱的机会。它还能化身为安全网,上好保险以防洪水、火灾和疾病。通过提供这两种服务,一个协调的金融制度能有效地帮助渡过人生的高山或低谷,让世界和谐充满爱。此外,当投资人穿梭人世间搜寻着最赚钱的门道时,金融就担当成经济增长的引擎。 然而金融也极具破坏力。当泡沫破裂、市场崩溃,面相未来的多年经营计划瞬间尸骨无存。当2008年的次贷危机呼啸而来,留下一片失业哀鸿、遍野债务。我们应当扪心自问,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来发挥金融的益处、去消除其中的毒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五次毁灭性的金融衰退——1792年美国第一次金融危机到1929年世界性大萧条——指明了金融革新的两大趋势。 首 先,那些增加了居民金融参与度的各类机构们,如中央银行、存款保险和证券交易所,并不是和平时期的天才之作,而是金融危机绝壁之下的拼凑补救。恰恰正是危 机后的这些狗皮膏药式的补救,逐渐成为整个系统永久的一部分。如果历史正确无误,现今的任何决策,将回响在今后的几十年之中。 这使得第二 个趋势变得更加麻烦。我们应对危机时遵循着习以为常的模式。先是开喷,金融体系中的新构建部分遭受指责:新类型的银行、投机者或被指认为罪魁祸首的资产, 都会被禁止或规划消除。最终以公家援助私人市场的方式收尾:而金融体系中另外的被认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给予了国家支持,这一切看起来相当明智,更加让人放 心。 但是这样做老朽腐旧。1860年至1877年本刊主编白芝浩(WalterBagehot)争论说,金融恐慌的原因是公众的“盲目资 本”涌入不明智的投机性投资,而那些本意虽好的金融创新,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英国动用中央储备的35000英镑来支持冰岛的银行,则会让地下有知的芝浩 寝食难安。专业投资人可以依仗国家这一事实,更会使得他暴怒。 接下来的五次危机,讲述了现代金融巨头——纽约股票交易所、美联储、不列颠大银行——的由来。指明了那些成功的金融创新将如何保护投资人免于危险,同时也警示着如今正处于危机后期的监管机构们。 1792:现代金融的奠基 ? 现代金融有其益处,同时也有它的恐怖一面。如果要将这两面归功于一个人的话,那人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财政部长。 1790 年,离宣告独立仅过去了14年,年轻的美国在金融方面尚是一张白纸,仅有五家银行和一些保险公司。汉密尔顿想要建立一个世界先进的金融体系,就像当时的英 国或荷兰。这意味着各州的独立债务能以联邦债务之名聚拢起来。美国新发行的国债将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这能使国家便于筹资。与此同时,美国需要一个中央银 行,国立第一银行(BUS),将为公众所有。 这家新银行会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投资机遇。BUS的1000万美元的股份中,将有800万美元发放给普罗大众。1791年7月的首次竞拍十分顺利,在一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 汉密尔顿对此很开心,因为他计划的体系的两个支柱——BUS和国债——被设计成互相支撑。要想拿到BUS的400美元的股份,投资者须购买价格为25美元的、叫做“收据”的证书,为此要付四分之三的票面价格(25*3/4=$18.75),不能用现金只能用购买的国债来支付。这样一来,国债需求随之大涨,也使得银行有了充足的准备金。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1791年8月,收据价格从25美元飙升至300美元。国立银行在12月开张了。 然 而有两件事给汉密尔顿的计划带来了隐患。一件是老朋友威廉杜尔的使坏。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那个狡诈的老伊顿人是第一个但不是最后一个该被谴责的人。杜 尔和他的同伙了解到投资人需要国债才能买到BUS的股份,于是他们着手囤货。为了筹集资金,杜尔向土豪朋友借债,逢人便开白条,他当然还挪用了他管理的公 司的资金。 第二个问题是银行自身。在其开业首日,便一骑绝尘抛开了其他所有的竞争银行。放贷数量巨大,不久更加急剧地膨胀,在它开业的前 两个月,便贷出了270万美元。在无限信用的模式下,费城和纽约的居民陷入了投机狂热中。市场上的短期交易和远期合同数量喷涌而出。每周都有20辆马车在 两个城市之间来回冲撞,抓紧机遇套利。 到了1792年3月,一切显得有些不对劲了。BUS硬通货交易量甚低,开始收回银行券,无限信用模式陡

文档评论(0)

lxienc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