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9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表《孔乙己》《药》等小说“四-一二”后,定居上海。 第一部分(1—4段)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的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领起部分,引出下文。 灯下漫笔(鲁迅) 现实:钞票贬值 “人”的贬值(容易变奴隶) 历史:社会历史本质:两个时代的循环(一治一乱) 现实:走哪一条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使命)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之一。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如此偏激,却如此深刻。你不得不惊叹。我们看到,鲁迅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身;鲁迅又挥起镐头,挖出了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于光天化日这下,使他们无处逃遁。 现实 * * *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怀鲁迅》 灯下漫笔 鲁迅 一 初读课文,梳理思路 思考: 1.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钞票贬值”与“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2.“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是不是暂时的现象呢?作者把中国百姓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处境概括为哪两种时代?他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3.鲁迅先生是反对我们去做奴隶的,他要求我们去创造“第三样时代”。什么是“第三样时代”? 例如: 1.由钞票贬值以后的“降格以求”和“非常高兴”,鲁迅看到了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2.不是。有史以来便是这样。因此,作者把中国百姓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处境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A.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第5段) B.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牛马,……(第7段) C.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第8段) D.“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第9段) E.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 3.“第三样时代”——不做奴隶的时代,不做牛马的时,将人当人看的时代,“人”的人格不会贬值的时代,人人平等的时代等。 划分标准——“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 第二部分(5—11段)考查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的结论(一乱一治)主体部分,交代观点 。 第三部分(12—14段)走哪一条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使命)结尾部分,讽刺现实 。 课文结构 二 揣摩语句,深入理解 思考: 1.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句中加点的词语揭示了中国国民怎样的特点?)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小玩艺”,指的是什么?) 二 揣摩语句,深入理解 思考: 3.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人’的价格”,指的是什么?“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说,揭示了中国国民怎样的处境?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