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铁企业与期货套期保值的必要性
钢铁企业
使用套期保值
进行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可行性
金融学中的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是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其基本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销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于回避价格风险,达到保值的目的,是因为期货市场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经济规律:一是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二是期货交易的交割制度使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接近,存在两者合二为一的趋势。
第一部分我国钢材市场情况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1 钢铁生产实现跨越式增长,占全球产量比重不断提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粗钢产量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世界份额大幅提高。
2000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31亿吨、1.28亿吨和1.31亿吨,到2005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了3.30亿吨、3.52亿吨和3.97亿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36%、20.32%和24.73%,大大高于“九五”时期6.25%、4.47%和7.92%的增长水平。到2006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均突破4亿吨,分别达到了4.14亿吨、4.21亿吨和4.71亿吨,2007年又分别达到4.69亿吨、4.89亿吨和5.65亿吨,比2000年增长
3.58倍、3.81倍和4.29倍;占全球钢产量份额由2000年的15.0%,提高到了2007年的36.4%。我国2007年的钢产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排名第三的美国、排名第四的俄罗斯、排名第五的印度、排名第六的韩国、排名第七的德国、排名第八的乌克兰之和还多。但近两年我国钢铁产量的增速有所缓和。
2 钢材消费大幅增长,是全球钢材消费的主要动力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周期相对应,1991-2007年我国钢(材)消费增长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三个阶段。1991-1993年为第一阶段,我国粗钢消费量大幅增长,表观消费量(折粗钢)由1990年的6712万吨增加到1993年的12872万吨,增长近1倍,1992、1993年的增长率高达22.9%和48.5%;1994-2000年为第二阶段,钢材消费出现负增长或增幅很小,这七年粗钢消费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1%;2001-2007年为第三阶
段,钢消费量大幅增长,由2000年的1699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43436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14.3%。按照五年计划时间段分析,“八五”累计消费粗钢5.03亿吨,“九五”累计消费粗钢6.26亿吨,比“八五”增长39.5%;“十五”累计消费粗钢12.73亿吨,比“九五”增长1.22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由于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或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后期,对钢材的需求趋于平稳,因而钢材的产需增长很小。而我国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民经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GDP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城镇化速度加快,重化工业特征日趋明显,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快速增长。
3 钢材出口持续增加、进口下降,2006年实现净出口
在我国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1993年,国民经济强劲增长拉动了钢材需求,但由于国内产能不足,当年进口钢材达到3026万吨,而出口只有112万吨,进口钢材占钢材消费的比重达到28.5%,钢材的自给率只有72.6%。
1995-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回落,钢材需求增长放缓、进口回落,这期间钢材年进口量均在1600万吨以下。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旺盛的钢材需求拉动了钢材进口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钢材进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717万吨,还进口了588万吨钢坯。
1995-2003年,我国钢材出口相对稳定,基本在300-700万吨。从2004年开始,由于国内钢铁产能的迅猛增长,钢材进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续增加。2006年我国钢材贸易实现了历史性转变,钢坯和钢材均实现了净出口。
2006年,我国共进口钢材1851万吨,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4.2%;出口钢材4031万吨,占我国钢材产量的9.2%;全年坯材合计出口达到5205万吨,折合粗钢净出口3446万吨。
2007年,我国钢材出口达到了6265万吨,同时还出口了643万吨钢坯,当年坯材合计折粗钢7308万吨,比2006年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