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及各创业板之比较
香港及各国创业板之比较
(专题信息研究结果汇编)
香港创业板的现状
1999年11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筹划逾十年的创业板正式推出,为始创公司提供集资渠道以及主板以外的另一个市场选择。香港创业板的经验与海外的第二板市场比较有较多的相同之处。为了帮助我们了解香港创业板以下内容重点讨论创业板与主板的表现,创业板是主板以外的另类市场。统计数字显示,现时创业板的市值相当于主板市值的0.8%,成交额相当于主板成交额的0.6%,不过如果考虑一些较大规模的公司已转往主板,创业板的整体贡献要比数位显示的高。
随着业务增长,一些创业板公司符合主板的上市规定后,当中一些表现较佳的就可以实现转板。到2005年底,转往主板上市的公司共有12家。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目增长在早年最为急速。在2000年及2001年,创业板的新上市公司数目较主板还多。创业板曾为公司筹集大量资金。在2001年,创业板的集资额相当于主板集资额的10%。虽然创业板成交额从1999年至2000年的高峰回落,但创业板的每月成交额比率过去大部分时间均高于主板。在2000年至2002年间,创业板每年的成交额介乎主板的2%至3%。成交额下跌的原因之一,是创业板股份的价格表现不如主板股份。2001年1月以来创业板相对恒生指数的跌势。如上文所述,期间差距扩大可能是好些大型创业板公司转了往主板。由于股价下跌,于2005年底,在2002年至2005年间上市的创业板股份只有33%维持或高于其发售价,而同期上市的主板股份则有55%。
于2005年底以数目计,创业板主要为香港中小型企业(占51%);而以市值计创业板是以由与主板公司或其主体企业有关连的公司为主(49%)。若以成交额计以中国相关公司及其它非主板相关的香港公司占最大部分(2005年总成交额的65%)。H股的流动性最高(以年度成交额比率计,H股国有企业为74%,而H股非国有企业为60%);紧随其后的是香港中小型企业(39%)。于创业板上市的H股的平均(较小)市值(H股国有企业为1.60亿港元,而H股非国有企业为1.67亿港元)与香港中小型企业(1.76亿港元)差不多,是各类创业板股份中最小型者。从现有上市公市分拆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各类别中最大型者(平均每家市值21.44亿港元)。
部分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后遭遇困难。出于经营困难或其它原因,停牌的创业板公司比率要比停牌的主板公司为高。创业板公司长期停牌的主要原因是等待公司发出股价敏感数据、主要交易或财务业绩。主板公司长期停牌的主要原因是面对财政困难。不过,两个市场的公司受联交所公开制裁的比例相若,以数目计每年约为1%至2%。然而,创业板公司有延误公布业绩的比例以及上市申请失败的比例较主板公司为高。
创业板公司新上市、除牌及转板的影响
表1 创业板公司的新上市、除牌及转板
年份
新上市数目
集资额(百万港元)
期末公司数目
除牌数目
转往主板数目
该期间
累计
该期间
累计
该期间
累计
该期间
累计
1999
11至12月
7
7
1,583
1,583
7
0
0
0
0
2000
47
54
16,056
17,639
54
0
0
0
0
2001
57
111
5,836
23,474
111
0
0
0
0
2002
57
168
9,100
32,575
166
2
2
2
2
2003
27
195
4,644
37,219
185
8
10
6
8
2004
21
216
5,280
42,499
204
2
12
2
10
2005
10
226
2,898
45,397
201
13
25
2
12
增幅
(若计及转板公司)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
-
-
+2.9%
+9.7%
+20.1%
+32.0%
增幅
(若计及转板公司)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
-
-
+4.4%
+8.9%
+31.2%
+23.4%
海外增长型公司市场的经验
创业板市场的概念
各证券交易所都有最低上市标准。一般来说,申请上市的公司必须具有若干规模及实质的业务。例如,香港交易所主板要求申请人上市前三年要实现5,000万港元累计盈利。某些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不是很严(如伦敦证券交易所仅要求市值70万英镑),但发行人筹备上市的成本却甚高。因此一家公司最低限度也要具备成熟的雏型方可在交易所上市。新兴的小型公司没有足够资产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要在公开股本市场集资,公司规模又太小;本来有潜力能够对经济及就业等作出贡献的公司都被剥夺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