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记承天寺夜游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梳理 末页 目录 首页 全国真题精编 名校名师预测 八年级(上) 第一部分 古诗文专项复习 第6篇 记承天寺夜游 本省考情搜索 考察知识点 2015安徽中考热度 安徽省近9年未考查 —— ★★★★☆ 知识梳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结构 月色入户 怀民相与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 叙事—赏月缘由 写景—庭下月景 抒情—愉悦苦闷 贬居寂寞 景色怡人 点睛之笔 悲凉苦闷 豁达乐观 词语解释 ((1)月色入户 户【F】: (2)欣然起行 欣然【F】: (3)念无与为乐者 念: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F】: 寻【F】: (5)怀民亦未寝 寝【F】: 考虑,想到 门 高兴的样子 于是,就 寻找 睡觉 (6)相与步于中庭相 与: 步【F】: 于【F】: 中庭: (7)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8)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F】: 在 院里 共同、一起 走 形容水的澄澈 纵横交错 (9)盖竹柏影也 盖【F】: (10)但少闲人如吾人者耳 但: 闲人: 只是 原来是,大概是 清闲的人 2. 句子翻译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只见)月光从门缝里照进来,(于是我就)高兴地起身去散步。 想到(考虑)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念无与为乐者。(’14阜新,’11山西)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0鞍山) (张怀民)也没有睡,(就与他)一起到院中散步。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3. 内容理解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藻、荇”是指 ,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 的情怀。 (2)本文写景的名句是 “ ”。(’10福州) 竹柏影 月光 比喻 清澈透明(空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旷达(乐观) (3)本文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10福州)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下面的句子中所描写的景物,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清澈透明的积水,那水中纵横交错的藻、荇啊,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好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空明澄澈的特点。 (5)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2株洲) 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 (6)本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12朝阳)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因为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7)文章篇末的议论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11临沂) 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11张家界)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9)请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写月色的千古名句的妙处。(’11张家界) 示例:作者在描写月色时用了隐喻的手法,以水喻月,隐去了比喻的本体,不着一个月字。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色之清;然后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出月色之明;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高手。 (10)依照示例,赏析下面句子。(’11山西)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