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装修后空气中化学耗氧量的变化.docVIP

室內装修后空气中化学耗氧量的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室內装修后空气中化学耗氧量的变化

PAGE PAGE 3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室内装修后空气耗氧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景舜1 赵淑华1 杨琼2 隋春生1 潘艳1 (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 2、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摘要:[目的]研究装修结束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自然通风换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以及COD与CO、CO2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装修十年以上(对照组)、装修一年左右、装修三个月左右、正在装修的住宅,分别测定通风前后居室空气中的COD、CO、CO2的浓度。[结果]结果表明:装修结束后的时间不同,室内空气COD浓度明显不同(P0.05);通风换气可使空气耗氧量明显降低;本研究中新装修的住宅内空气耗氧量与CO、CO2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OD可作为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的综合性指标。 关键词:氧耗量,空气污染,室内;环境监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装修成为人们又一感兴趣的话题。由于装修、装饰材料的多样性,它们向室内释放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仅用CO2、甲醛这些指标已不能代表这些新的有机污染物水平[1]。前苏联学者提出利用空气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综合评价室内空气污染是比较理想的指标[2]。本文旨在通过对装修完成不同时间空气耗氧量的变化,来分析其作为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XQC-5E型电子时控大气采样器(江苏建湖电子仪器仪表厂),TY-9800A二氧化碳分析(北京市天跃科技开发公司) ,Interscan4140型一氧化碳分析仪(北京市天跃科技开发公司),重铬酸钾(北京市红星化工厂,分析纯)。 1.2测定指标 1.2.1 COD的测定 在两个串联的小型波氏吸收管内分别加入0.25%重铬酸钾硫酸溶液2ml,1L·min-1流量采样20min后,置95~100oC水浴1.5h,冷却后用50ml蒸馏水冲洗吸收管于碘量瓶中,加1ml 5%KI,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0100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样品与对照滴定量的差异,计算出COD的浓度。 1.2.2 CO、CO2的测定 CO、CO2的浓度可由仪器直接测得。 1.3 观察对象 选择装修10年以上的住宅6家为A组(对照组)、装修1年左右的住宅5家为B组、装修3个月左右的住宅6家为C组、正在装修的住宅3家为D组。连续2天分别测定通风前后室内空气中的COD、CO、CO2的浓度。 1.4 检测指标的卫生标准:采用唐玄乐[3]等研究提出的建议值的二级标准为标准即一级标准(清洁标准)为7.0mg/m3;?二级标准(最高容许标准)为10.0mg/m3。 1.5以上测定指标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 居室COD与装修结束后不同时间的关系(见表1) 表1. 装修不同时间对COD的影响(x±s,mg/m3) Table 1 Effect of COD in different time of decoration(x±s,mg/m3) 组别 groups 化学耗氧量 COD 超标倍数 Times of exceed standards 超标率(%) Rate of exceed standards A 1.67±0.76 0 0 B 13.67±1.94a 1.3 100 C 25.45±6.50ab 2.5 100 D 71.66±5.63abc 7.1 100 经方差分析,a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ADVANCE 由表1可见,A、B、C、D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随着装修时间的延长,居室内COD浓度明显的降低。 2.2通风对居室COD浓度的影响(见表2) 表2. 通风对居室COD浓度的影响(X±S ,mg/m3) Table 2 Effect of COD after ventilation(x±s,mg/m3) 组别 groups 通风前COD浓度 COD concentration before ventilation 通风后COD浓度 COD concentration after ventilation COD浓度 COD concentration 超标率(%) Rate of exceed standards COD浓度 COD concentration 超标率(%) Rate of exceed standards B 13.76±1.94* 100 7.36±1.13 0 C 25.45±6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