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熱证候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寒热疑似证候的鉴别诊断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一、寒象热象与寒证热证的关系
1、 概念:
(1) 寒象和热象:是疾病反应于外的单个症状和体征,如恶寒、口不渴、面白、肢冷、小便清稀、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脉迟、或紧、或微细等每一个症状都是寒象;发热、口渴、面目红赤、烦躁不宁、浊涕、黄痰、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数、或洪、滑等症状都是热象。
(2)寒证与热证:是对疾病症状、体征辨证分析所得的结论,是由多个症状或体征组成,是对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的高度概括。
2、区别:
寒象热象是疾病表面现象,可反映,但不一定代表疾病本质。
寒证热证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3、联系:
(1)一般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相符合,寒象热象是组成和诊断寒证热证的主要依据。即寒证热证分别主要是由寒象或热象组成,但寒象可见于热证中,热象可见于寒证中。如风寒表证可见发热的热象,风热表证可见恶寒的寒象。有时因其这一个别的象表现较为突出,导致寒热性质诊断上的错误。
(2)复杂情况下,即阴阳严重失调时,或疑难杂病中,寒象热象可能以掩盖疾病本质,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证候。
二、寒热疑似证候的鉴别
(一) 热象可主寒证
1、实证:外感寒邪
1.1、外感高热:病机;寒郁卫阳。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
1.2、面赤肢红:病机,寒凝血郁。治法,散寒活血。方药,五积散。
1.3、目赤红肿:病机,寒凝血郁。治法,升阳散火。方药,升阳散火汤。
1.4、咽喉肿疼:病机,寒凝咽喉。治法,辛温解表,散寒利咽。方药,桂枝汤合半夏散及汤。
2、虚证:
多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格阳于上所致。
肾阳虚衰(下焦寒火)。
脾阳虚衰(中焦寒火)。
2.1、脾阳亏损
2.1.1、唇红肿痛:病机,脾阳虚衰,阴寒内盛,逼出中宫。治法,温中散寒,降火消肿。方药,附子理中汤治疗。
2.1.2、口干舌燥 :病机,中阳虚衰,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治法,温阳化饮,升津止渴。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升麻、葛根、干姜 。
2.1.3、口疮溃烂; 病机,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虚火煎熬。治法,温暖脾阳。方药,砂半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
2.1.4、吞酸吐酸 :病机,脾阳虚衰,运迟食腐。治法,温中散寒,运脾制酸。方药,黄芪建中汤加良姜、香附、煅瓦楞、煅牡蛎。
2.1.5、痰涕黄稠:病机,脾胃阳虚,虚阳上浮,浮阳煎熬。治法,温中散寒逐饮 。方药,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干姜、陈皮。
2.2、肾阳虚衰
2.2.1、身发大热:病机,阴寒内盛,阳气外浮。治法,温阳散寒。方药,四逆汤。
2.2.2、齿衄牙痛:病机,肾阳虚衰,虚火上扰,迫血妄行。治法,温散寒火。方药,宜投大剂四逆汤加细辛、白芷、川椒。
2.2.3、头痛眩晕:病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水气上犯。治法,温肾散寒,通阳利水。方药,用真武汤 。
2.2.4、咽喉疼痛:病机,肾阳虚衰,阳虚火浮。治法,温阳散寒,宁咽止痛。方药,四逆汤加郁金、赤芍。
2.2.5、口中极臭:病机,阴盛逼阳于上,寒火上炎。治法,温阳散寒,收纳真阳。
方药,潜阳丹(砂仁、附子、龟板、甘草。)
2.2.6、大便秘结:病机,肾阳虚衰,阴寒下结。
治法,补益肾阳,温润通便。方药,济川煎加补骨脂、附子、酒军 。
2.2.7、小便黄赤:病机,命门火衰,阴寒下盛,气化不行,水津蓄结。治法,温肾散寒,行气通便。方药,八味地黄丸。
舌象:舌红多为舌质嫩红有津,而非红绛苍老。是因肾阳虚,寒凝阳郁或虚阳上浮、舌络血郁不畅,阴寒内盛、津液未伤所致。
苔黄是舌苔淡黄而滑润多津,而非深黄焦而黄干枯乏液。是因肾阳虚,虚阳上浮,虚火煎熬舌面而成。
脉象:脉象滑数多为滑数无力,而非滑数有力。是因虚劳久泻,阳气外浮,推动运血无力,代偿性加快血液运行所致,故脉来滑数无力。
脉大是脉形大而松散,而非实大有力。是因肾阳虚衰,阴盛于内,虚阳浮越,使脉管扩充所致,故多松软散大而指下乏力。
脉实是浮取弹指,重按则乏力,而非浮、中、沉三部有力。是因肾阳虚衰,阴盛于内,寒主收引而管壁坚硬;虚阳外浮,冲击脉管而弹指有力。此时内部阳气实已亏虚,无力升举,故重按无力。
(二)寒象可主热证:
1、恶寒怕冷:病机:阳热内盛,肌表失温,阳气不能外达。治法:苦寒清热泻火。方药:大承气汤。
2、四肢逆冷:病机:邪热内炽,格阴于外,四肢失温。治法:清热泻火。方药:白虎汤、清瘟败毒饮。
3、口中气冷:病机:热炽盛于内,逼阴于上,阴气上浮。治法:清热泻火。方药:白虎汤合大承气汤。
4、渴喜热饮:病机:里热闭郁,阳气不能上达。治法: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方药:白虎汤。
5、痰多色白:病机:热邪煎熬,痰饮化热。治法:清热化痰。方药:清气化痰汤、芩连温胆汤等。
6、鼻塞清涕:病机:胆移热于脑,性质为热,不属寒证。治法:清热泻火化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美剧剧本怪诞小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基金会筹备工作方案.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 GB/T 14571.4-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4部分:紫外透光率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571.3-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3部分:醛含量的测定.pdf
- 出入院制度流程.pptx VIP
- 国家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
- FIDIC银皮书(中英文对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