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题一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專题一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PAGE PAGE 11 专题一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840年的鸦片战争做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要了解这个过程,我们有必要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做为外部因素,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畸形的中国,但是,如果对原先的机制缺乏相当的了解的话,我们就很难理解这种转化的效果。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和思想状况,本质上仍然与过去两千年的情形颇为相同。其政体是一个由皇族统治的王朝;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支配性的意识形态是儒家学说。 无论近代以来的中国怎样落后,我们都不能离开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去把握她。(古老文明的中国见教材第5页。)古老的中华文明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一是源远流长。早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进行耕作。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最早记录了我国的农事活动。战国末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农业耕作技术的详细记载。公元6世纪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的最完整的农学名著。南朝晚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精美青铜器。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我国已发明韧性铸铁技术。战国时期 我国又率先发明了炼钢技术。大运河、长城、都江堰、赵州桥,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才能。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 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在中国大地,无论东西南北、大陆海岛、内地边疆,到处可见悠久的中华文明风采。 二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文学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或被世人至今奉为圭臬的思想和理论。我国古代的学术,诸子百家 ,微言宏旨;经史子集,浩如瀚海。《诗经》、《楚辞》、汉赋与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昆剧、京剧等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创新,不乏千古绝唱;《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生动鲜明,场面恢弘,寓意深远,绘声绘色。又如绘画雕刻,秦陵兵马佣和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四大石窟,鬼斧神工,不愧世界奇观。孔子、老子、孙武、李冰、屈原、司马迁、张衡、祖冲之、李白、杜甫、关汉卿、郑和、汤显祖、李时珍、曹雪芹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航海家多如繁星,他们至今仍被称为世界文化名人。 三是影响深远。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并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宝库。唐朝时,各国派至长安来学习和经商的人数很多,日本曾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同来,最多一次达651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曾受到中国文明的影响,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都程度不同地倾慕中国文明,并从中吸收养分,成为他们提倡理性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我国的《孙子兵法》,历来被称为兵经,早为各国军事家、思想家所称道。 四是包容性。中华文明以博大的胸怀,拥抱来自印度、阿拉伯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地的文化,以丰富自己。张骞、班超、玄奘、郑和等许多先人,通过各种途径,既把中华文明向外传播,也把东西方文化带回中国。明清之际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也传播了西方有关天文、测量、历算、水利等技术与原理,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徐光启等科学家。中华文明就是在与世界范围的交流和融合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 同任何民族的文化有两重性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封建性的糟粕,需要剔除。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特权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反对进取与变革的形而上学思想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阻碍的作用。 鸦片战争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终结。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延续了2300多年。(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问题,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在西周。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实行中央集权的第一帝国,它以郡县制废除了封建制。汉承秦制。汉初高、文、景三帝时代一度复辟封建亲王的采邑制度。但自汉武帝行“推恩制”,废除了各封王子孙对领国的长子继承制后,“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即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中国秦汉以后的社会政治制度,早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了。秦汉以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君主制度。李泽厚、何新等学者持这种观点。大多数学者之所以赞同把中国古代史和欧洲中古史套在一个社会模式中,主要是受欧洲中心论的历史模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