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對活性炭表面同时进行刻蚀和掺杂氮原子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外文翻译)
对活性炭表面同时进行蚀刻和掺杂氮原子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ae Won Lim, Euigyung Jeong, Min Jung Jung, Sang Ick Lee, Young-Seak Lee摘要为了提高基于双电层电容器的活性炭的电性能,活性炭的表面被气相氨在1037K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对其同时进行蚀刻和氮原子掺杂。活性炭表面上的处理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扫描速率为10 mV / s时处理了22分钟的电容样品的比电容,对应于从制造商处接收到的测量样品的241 F /g相比增加至426 F / g,也就是增加了76.8%。比表面积,总细孔,微和中孔体积的增加全部归功于高温氨气反应的蚀刻效果。此外, 氮原子官能团中所介绍的处理方法,也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在高温下用氨气的同时进行蚀刻和氮原子掺杂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引入含氮官能团至活性炭的表面上。此外,反应的氮气与活性炭可以影响其比表面积和表面的孔隙结构,这是非常有效的改进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来制备使用活性炭的双电层电容器。此外,氮气与活性炭的反应可以影响其比表面积和表面的孔隙结构,这是非常有效的制备活性炭的双电层电容器,并且改进电化学性能的方法。1.引言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存储装置是在电子应用中有前途的一门技术[1]。与大多数可充电电池相比双电层电容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循环寿命长,高比功率,快速充电/放电能力[2]。由于双电层电容器的这些特性,它们可以用作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在计算机和脉冲激光器里作为不间断的电源来源使用[3,4]。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的储存是基于在电极/电解质的界面所产生的电荷的积累。它具有高的功率密度,但电容低[5]。因此,进行了许多增加双电层电容器的比电容的研究[6]。从理论上说,增加特定的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的方法涉及对比表面积的增加,控制孔径和孔结构,对表面官能团的使用[7,8]。因此,活性炭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使用是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体积,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化学惰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9]。许多研究已经发布了增加比电容方法;这些方法之一,包括在活性炭中引入杂原子(例如,氮,氧等)[10,11]。这些方法里包括对天然碳前驱体(例如,咖啡豆)或聚合物纳米纤维(例如,聚苯胺,聚丙烯腈等)与氮元素一起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对活性炭材料的表面改性[12–14]。这些方法中,活性炭的表面改性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因为简单;因为它只是使用市面上销售的活性炭改善它们的特性为双电层电容器使用。并且研究了许多将各种杂原子引入碳材料的表面上的方法,如化学方法,等离子方法,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和直接氟化等方法[15–19]。在这些方法中,化学处理适当优化时,可以有效[20,21]。最近,一些研究已经报道了用氨气对多孔碳表面处理,以便在多孔碳材料的表面上引入含氮官能团,这种方法应用到了气体吸附,传感器的应用,甚至双电层电容器上[22–24]。然而,在这些研究中,由表面处理诱导引入的含氮官能团的类型大多是氨基或酰氨基,并且他们相比于官能团,例如吡咯,吡啶,吡啶酮,和季氮,因为处理的温度低,通常只会增加处理过的材料的电阻,不增加其电化学活性。此外,导入的氮原子官能基团的量越多,增加的材料电阻就会越大。因此,作为碳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的表面处理方法它是没有效率的。因此,在本研究中,为了提高特定的电容,在活性炭表面的改性中同时使用蚀刻, 氮原子掺杂,并用不同的处理时间在1073 K(800摄氏度)的温度和氨气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因此本课题中将活性炭表面的处理,以及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实验2.1.试剂和仪器酚系活性炭( MSP -20 ) 购自 焦炭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日本)。氨气(纯度98%) , 购自 MS气体有限公司(韩国)。2.2. 对活性炭进行同时蚀刻和氮原子掺杂酚系活性炭在约1480立方厘米的氧化铝外电炉反应器中。活性炭被加载到氧化铝反应器上,然后,在室温下用氩气清除里面的空气。反应器中的气体吹扫完之后,在1073K的温度下用氨气(流速: 100毫升/分钟),在不同的处理时间(0, 7,15, 22, 30分钟)下,用热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活性炭依照处理时间分别记RAC( 0分钟), N7AC (7分钟) , N15AC (15分钟) , N22AC (22分钟)和N30AC (30分钟)。2.3.微孔和化学结构的表征所制备的样品的孔隙结构在液氨温度77 K(-196.16摄氏度)的条件下由氮气吸附与体积装置( AUTOSORB 1, Quantachrome仪器,美国)测量 。所有样品均分析前在423k(149.84摄氏度)的条件下脱气6小时。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大小分布是使用布鲁诺尔 - 埃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