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发性或难治性儿童神母细胞瘤的治疗.docVIP

復发性或难治性儿童神母细胞瘤的治疗.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復发性或难治性儿童神母细胞瘤的治疗

复发性或难治性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5-03发表者: HYPERLINK /doctor/DE4r08xQdKSLBwlDmMupZO0ZUs6x.htm \t _blank 黎阳 (访问人次:230)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之一,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其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可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晚期。NB的治疗主要为联合化疗、放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尽管采用上述治疗可使晚期NB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但仍有超过50%的患者最终复发或死亡[1]。复发性NB是指经多学科综合治疗达CR后4周在原发部位或其他部位出现新病灶,难治性NB定义为经2~4个疗程诱导化疗后疗效评价为化疗中进展( progression disease, PD);其对常规治疗疗效差,生存率低,近年含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及生物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已有效应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NB,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近年来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HYPERLINK / 1 化疗 通过积极、有效的化疗,许多初治无法完整切除的患者可获得二次手术切除的机会,化疗后的手术切除率可达74.1%。常用的有效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cyclophosomide, CTX)、阿霉素(adriamycin, ADR)、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CR)、顺铂(cisplatin, DDP)、鬼臼乙叉甙(etoposide,VP16)/鬼臼噻吩甙(teniposide,VM26)、异环磷酰胺(ifosfomide, IFO)等,约有30%的患者一线化疗疗效欠佳或在治疗中进展,复发和难治性NB预后较差,但经全身化疗后仍有可能缓解,目前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NB的有效化疗方案如下: 1.1有效方案: ①国内有用异环磷酰胺联合卡铂(carboplatin, CBP)治疗31例复发性或难治性NB患者的报道,具体方案:CBP 4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IFO 1.5 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3周重复,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 19 例( 59.4%),毒性可耐受[2]。 ②近年来基于依立替康(irinotecan, IRN)、拓泊替康(topotecan)的喜树碱类抗癌药已更多地投入临床研究,其可抑制1型DNA拓扑异构酶,抑制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促使细胞凋亡,而具抗肿瘤活性。Bomgaars LR等[3]对181例复发性或难治性NB患儿进行依立替康Ⅱ期临床实验(IRN 50 mg/m2.d静脉滴注,5天一疗程,每3周重复),CR为16%。Garaventa A等[4]对25例复发性或难治性NB患儿使用托泊替康、长春新碱联合阿霉素化疗(具体方案:VCR 2mg/m2和ADR 45mg/m2持续48小时静脉滴注后托泊替康 1.5mg/m2.d静脉滴注,5天一疗程,每3周重复化疗),总缓解率为64%。Panetta JC等[5]对拓泊替康治疗小儿NB的疗效进行评价,发现单用拓泊替康有效且副作用较少;而伊立替康联合卡铂的Ⅰ期临床研究显示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及血液系统毒性[6]。 ③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是一种抑制DNA修复机制的烷化剂,依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的有效性已得到肯定;多使用低剂量的疗法:替莫唑胺100 mg/m2.d连用5天,依立替康 20 mg/m2.d连用10天,每3~4周重复,有效率为33%,此疗法的毒性作用轻微[7]。 ④异长春新碱(vinorelbine)是半合成的去甲基长春碱类化合物,主要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而具抗肿瘤作用,近年发现其对难治性NB有一定疗效(30 mg/m2静脉滴注),其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在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亦可伴有轻微的皮疹和便秘[8]。 ⑤以吉非替尼(gefitinib)为代表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亦成为当今的热点,其为苯胺奎哪唑啉化合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活酶的选择性抑制剂,通过与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结合抑制EGFR的自磷酸化作用并阻断下游信号,使肿瘤细胞凋亡。吉非替尼常用的首剂剂量为150 mg/m2,其最大耐受剂量范围是112.5mg/m2~400mg/m2,可出现轻微皮疹和腹泻的反应。有Ⅰ期临床研究将吉非替尼与依立替康联合治疗小儿NB(吉非替尼112.5mg/m2.d或150mg/m2.d连用12天后加用伊立替康15mg/m2.d),发现吉非替尼能增强伊立替康的药效,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9]。 1.2挽救化疗方案: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