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偏义复词yan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 ——通假字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练习:给下列偏义复词的偏指义项加点并解释。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 昼夜勤作息。 5.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6.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7.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8.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9.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0.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如钟鼓不绝。 12.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3.去来江口守空船。 3、从句意考虑,偏义复词形式上是两个词,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 如:(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2)无羽毛以御寒暑 例(1)中是寒暑是两个单音词, 例(2)中寒暑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离开语境。 1.崩:皇帝死 2. 亡:灭亡。( 一说不是偏指,是相反并列短语) 3. 异:不同 4.作:劳作 5. 长:年龄岁数大 6. 姥:母亲 婆婆 7. 母:母亲 兄:兄长 8. 远:遥远 9. 骑:随从人员 10.首:首级 脑袋 11.钟:大钟 12.钟:大钟 13.去:离去 * *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 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差甚远。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一、通假字 例如: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氓》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氓》 一、通假字 “于”是“吁”的借字,“说”是“脱”的借字。 如果我们没有看出通假现象,只照它们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就会解释不通或把句意解错。因此必须把握通假字的基本特点。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通假字 1、同音通假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