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学.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学

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学(仅供参考)第一章1.地球内圈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P62.地质作用:地质学把自然界引起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表地形 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3.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的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内动力地 质作用。(1)外动力地质作用类型: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地面流水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地下水地质作用、(由重力作用引发的)崩滑作用(2)内动力地质作用类型:构造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 P9-114.矿物: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化合物和单质元素 P115.条痕色:若将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擦划,在瓷板上留下的矿物粉末呈现的 颜色 P12矿物的硬度:矿物表面抵抗外来硬物尖刻划的能力。地质上通常将矿物互相 刻划以比较其硬度,并选择以下10种矿物作为标准级别,由 软到硬分别是: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⑥长石 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⑩金刚石(硬度是相比较而言的)7.矿物的解理:指矿物受硬物敲击后成平面裂开的能力 P14 常见的矿物:自然金、金刚石、石墨、黄铜矿、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 石英等。8.按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1)岩浆岩的主要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条带构造、流纹构造、 气孔与杏仁构造 代表性岩浆岩: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闪长岩、正长岩、花岗岩、 流纹岩(2)沉积岩的主要构造:层理、层面构造代表性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页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碳酸盐岩、硅质岩、磷质岩、铁质岩(3)变质岩的主要构造:变余构造、板理构造、千枚理构造、片理构造、片麻理构造、条带构造 代表性变质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角岩、板岩、千枚岩、变粒岩 P19-319.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 P3510.褶皱构造定义:褶皱是成层岩层遭受构造作用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弯曲 形态。褶皱是地壳的层状岩石中很常见的构造。 断裂构造定义:断裂是岩石受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变形。11.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 背斜:指褶皱核心部位地层时代较老,两侧地层时代较新的弯曲形态。 向斜:指褶皱核心部位地层时代较新,两侧地层时代较老的弯曲形态。 断裂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又包括张节理和剪节理 断层根据断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正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滑的断层 (2)逆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滑的断层 (3)平移断层:断盘沿断层面走向相对滑移的断层 P41-4212.风化作用:处于地表附近的矿物和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及生 物等的综合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碎裂、分解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的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按特性):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13.岩溶作用概念: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面上和地下浅出可溶性 岩石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的侵蚀-沉积过程的总和。14.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岩溶发育的强度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水 的溶蚀性和流动性这四种因素,缺一不可。 第二章水文学: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分布和循环,研究水体的化学组成和 物理性质,探讨水体对环境和生物的关系的科学。 P512.四种水文现象:降水、蒸发、径流、入渗 P513.影响水文循环的因素:气象因素(主导地位)、地理因素、下垫面因素、 人类活动 P524.降水的基本要素: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 P545.降水强度:单位降水时间内的降水量,以mm/h或mm/min计。气象部门按降水量大小划分:暴雨(≥30mm/12h),大雨(15-29mm/12h)中雨(5-14mm/12h),小雨(5mm/12h) P546.蒸发:蒸发是指由陆面和水面的液态水和固态冰化为大气返回大气的过程。7.区域总蒸发量的估算方法:水量平衡法、水热平衡法 P578.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是降雨过程,第二阶段是蓄渗过程,第三阶段为坡地浸流过程,第四阶段为河槽集流过程。9.河谷:河流经过的狭长谷地 河床或河槽:谷底上容蓄河水的槽状洼地 河漫滩:河床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的低地 阶地:洪水位以上的台地过水断面:水位线以下的横断面10.径流量表示方法:(1)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过水断面的水量,以/s计。(2)径流总量(W):指在一定时段T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总水量,以计。W=QT(3)径流模数(M):指单位流域面积A(k)上平均产生的径流量Q,以L/s·k计(1=1000L)。M=1000Q/A径流深度(R):指在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W均匀地铺在测站以上的流 域面积A所达到的水层深度,以mm计。R=W/A径流系数(α):指在某一时段内的径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