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水詩中自然与诗人的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山水詩中自然与诗人的关系

PAGE PAGE 5 PAGE 5 PAGE 5 PAGE 5 PAGE 5 PAGE 5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李白山水诗中自然与诗人的关系 姓 名: 陈妍 指导教师: 赵永忠 讲师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 级: 2003级 类 别: 专升本 学习中心: 北京联大 完成时间:2005年 10 月23 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PAGE 1 李白山水诗中自然与诗人的关系 [摘 要]李白是我国杰出的山水诗大家。他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形象雄伟,气势磅礴?。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诗人与大自然之间融合相亲,和谐交流的情感,从四个方面表现出来:1、返朴归真的逍遥。2、春夏秋冬的神韵。3、登山临水的快慰。4、夕阳明月下的沉思。同时李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和自然的对立,表现出人对自然征服的愿望。诗人时常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 [关键词]对立 和谐 山水 自然 李白是我国杰出的山水诗大家。他的山水诗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李白热爱大自然。他曾经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他壮绘直落九天的瀑布,以及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崎岖险阻的蜀道,再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从而产生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诗里的自然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的描写,而且反应出诗人与大自然之间融合相亲,和谐交流的情感。诗人眼中,自然与人没有疏离,人与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把他们当成交流情感,寄托情思的对象,或者当作知己,当作倾诉、寻求安慰的对象。同时李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和自然的对立,表现出人对自然征服的愿望。李白的感情通过他笔下的大自然表现得淋漓尽致,融为一体。我将从诗人与自然和谐、对立这两方面试着分析一下李白山水诗中自然与诗人的关系。 一、诗人与自然山水的融合 (一)返朴归真的逍遥 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把其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 HYPERLINK /emperors/tangxuanzong.htm 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山水诗作。观览李白的山水诗,首先感到的即是诗人在远离了官场衙门后,返朴归真的那份逍遥。这是诗人在欲进不能情形下的心灵传真。在《夏日山中》他这样写道: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诗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仲夏季节,当我们走进李太白所营造的诗歌氛围,就会体悟到夏日山中那扑面而来的阵阵清凉松风,那个“脱巾挂石壁”的潇洒诗人,沉醉忘情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你看: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体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把要说的千言万语都包蕴了。因为纵情无言于夏日山中,让人既感受到自然山水的巨大魅力,又充分享受了心灵的绿荫,深刻体现了诗人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其实,东方人向来就以人与自然山水的融合为最高精神境界,我们东方美学的极境也就是人和自然的默契,这就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这首五绝,表现出李白在自然山水中的得意忘形,随心所欲,不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吗?李白的这类诗歌,仿佛是滚滚红尘里奏响的一声声清纯空灵的笛音,我们完全能够透过这类诗歌的语言外壳,领悟到他在极其真诚的心灵之下,渴望自己精神上飘逸逍遥的那一份真实淡泊、自然宁静。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自然,企盼宁静,其实,在李白的这首诗歌里,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远离尘世的喧嚣,忘却心灵的苦恼,寻美于山水自然的投入与真诚。 《已夕山中忽然有怀》一诗,李白与山水云石为伴,在大自然的天籁中充分感受到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实,流露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些淡忘荣利、自乐自足的诗句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人是何等的逍遥: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山深云更好,赏美终日夕。月含楼间峰,泉漱阶下石。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文档评论(0)

sa1fs5g1xc1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