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潤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docVIP

柴油潤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油潤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柴油润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杨永红1,齐邦峰2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2.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 抚顺 113003) 摘 要 柴油的低硫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柴油出现了润滑性差的现象,本文综述了影响柴油润滑性的因素和磨损机理及低硫柴油的润滑性添加剂,认为酯类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抗磨剂;并对柴油润滑性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低硫柴油; 组分; 磨损机理; 抗磨添加剂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esel Lubricity and Anti-wear Additive Yang Yonghong1 Qi Bangfeng2 (1.School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emical Technology, Fushun 113001,China; 2.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etrochemicals, Fushun 113001) Abstract: The lubricity of low sulfur diesel fuels tends to be poor, due to deep desulfurize.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lubricity of diesel fuels, wear mechanism and lubricity additives. The ester is ideal lubricating additive for low sulfur diesel fuel, because of its good lubricity. It bringed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diesel lubricity. Key words: low sulfur diesel fuels; components; wear mechanism; anti-wear additives 1 前言 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柴油发动机具有效率高、清洁、耐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在相同功率下,汽车用柴油机比用汽油机节省燃料(按体积计) 30% ,并且柴油机排放的CO、Knox和HC 比相同性能的汽油机低95% ,排放的CO2 也比汽油机少25 %。因此从环保和节能出发,柴油发动机倍受青睐,其应用大增。柴油在发动机中既作为燃料又作为输油泵和高压油泵的润滑剂,高压油泵的压力高,一般为10MPa~20MPa[1]。如果柴油的润滑性不好,就无法为油泵提供可靠的润滑,将导致发动机的精密部件过度磨损、配合精度下降、柴油雾化不良、发动机功率不足或怠速不稳等问题,造成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可能引起油泵漏油。 以往对柴油的精制深度要求不高,柴油并没有出现润滑性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柴油质量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柴油中的硫含量受到严格的控制,柴油油品的低硫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西方各国政府纷纷提出降低柴油中的硫含量,生产低硫和超低硫柴油,将硫含量降到500μg/g以下,芳烃含量小于35%。瑞典、芬兰、和美国加州则颁布了更严格的法规,例如瑞典1#柴油硫含量不大于10μg/g[2]。使用低硫和超低硫柴油确实对环境友好,但却导致瑞典、加拿大寒区出现柴油机喷油泵严重磨损问题[3,4]。美国和北约实行战场单一燃料,将航空燃油用于地面装备的柴油发动机时,也出现了大面积喷油泵失效问题[5]。对柴油润滑性的关注也突现出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低硫柴油润滑性成为国外燃料润滑性研究的焦点。 目前我国的柴油硫含量比较高,柴油新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2%,因此尚未遇到润滑性问题,研究工作也做得很少,但是韦淡平教授已经指出:柴油润滑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潜在的重要问题[6]。为了达到环保的要求,对柴油发动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动机喷油压力增加,喷射过程灵活性复杂性增加,将来,喷油压力还将提高[7],喷射系统对柴油润滑性的要求和依赖更大。为防患于未然,研究柴油的润滑性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改善低硫柴油润滑性的措施:⑴调节工艺操作和使进料中的可转换润滑性的物质浓度达到最大;(2)使用具有润滑性的添加剂。由于炼厂操作条件有限, 目前认为满足对低硫柴油润滑性需求的比较经济的一种做法是采用润滑性添加剂。因此,全面了解一下影响低硫柴油润滑性的物质及润滑性添加剂的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