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酒情缘精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茅 台 情 缘 ——谨以此文献给茅台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百周年 今年是茅台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百周年,想想我也是有故事要讲的。 也想不起从什么时候知道了茅台酒,上学时朦朦胧胧的听人提过,第一次看见茅台酒是在我从军时,几个战友是贵州仁怀茅台人,其中一个战友他们家人来部队看他时,带了两瓶茅台,那是一九八七年,但因我当时人微言轻,又无足轻重,看一眼已经不错了,没敢有其他奢望。 后来到部队招待所工作。才和酒打起了交道。但当时茅台很珍稀,平时很难见到。一九八八年,原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将军回老部队看望。(老将军是我部第一任团长,第二任师长)。首长爱兵如子,席间,和蔼可亲的说:“小伙子来喝杯酒,菜做得不错,奖励奖励你,茅台是我自己带来的,真的。”当时,我那个激动啊!因我平时爱学习,对首长的历史知道一些,只知道从未和这么大的官喝过酒,哪还管什么酒,也不知道深浅,拿起小碗走过去,首长也很性情的给我倒了大半碗,说小伙子干了,那时年轻,也不懂说什么敬酒词之类的话,没管首长端没端杯,仰起头一口干了,完了说了声:“谢谢首长”。到今天都想不起那酒什么味道,但感觉如同初恋一般,让人难忘。后来李团长给我说:“傻乎乎的,你知道那酒多少年了?那是首长当军长时存的,三十多年了,首长和老部队感情深,带了几瓶回来,你小子有福!”这就是我第一次喝茅台,而且还是和大人物喝老茅台,今天看来我和茅台感情的起点简直是太高了,怪不得难舍难分。 一九八九年,我贵州一战友和我同宿舍,送我一瓶茅台,我用泡沫和黑胶布缠了几十圈,放在箱子中,跟随我去拉萨戒严,一年多后,有一天也不知道那个战友趁我喝多了,拿走了,当时我很伤心,那是我第一次拥有一瓶茅台,还不知真假。但直到今天,我也不怪他,都是喝酒人,拿酒应该不算偷。而且拿出了难忘,拿出了故事。 一九九〇年,我调西安工作,在部队干休所,工作比较轻松,而我又负责所里服务社,做点小生意,赚点外块,为老干部贴补生活,可以东奔西跑,和社会上人接触多了,渐渐地酒也喝的多了,也对茅台有所了解了,恰在这时,原老连队两个战友来到西安,我热情接待一月有余,那个时候,纯真的有点傻,他们给我吹茅台是天下第一镇,中国第一酒都,听得我以为比香港还繁华,当然那时我去过的只有成都和拉萨,香港更不可能去。于是在他们的怂恿下,人生第一次来到茅台。那是一九九一年秋,因为出身农村,没见过大世面,特别是在生意场上,让他们忽悠的在茅台漂了几十天,下赤水河戏水;看他们打渔;吃花江狗肉、酸汤鱼、豆花面,后来带回来几箱酒,兴高采烈的放在床底下,当宝贝似的,几个月后,才发现是假的,后来更发现我的一个战友比酒更假,另一个战友因为太本分,也被他蒙蔽了,这就是第一次去茅台的情节,从上当受骗开始。不过今天来看,如果不是那一次上当受骗,我的人生也许没有今天精彩和踏实。 也就是那一次,我知道了贵州的山有多青,赤水河的水有多绿,茅台酒有多香。(当然今天也弄不清当时喝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贵州的菜肴有多美味,贵州人有多么热情,多么淳朴,多么善良(坏人除外),我才知道,这里除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地貌外,道路有多么的崎岖,经济有多么的落后…… 那一刻,我似乎理解了,茅台镇是一片流淌了千年醇厚陈酿的神奇之地,更是一个充满神秘的酒的王国。 也就是这样,我爱上了贵州,爱上了茅台,像爱人似的,一爱爱一生,像香火似的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十天半月不去茅台,心里就有些慌,像丢失了什么,以至于在茅台见到谁,基本上两种招呼,一种“还没走?”,一种“又来了?”,我很欣慰,说明我已经融入茅台的圈子里了。 经过那次茅台之行,我感觉今生要想有点成就,就要把茅台当做事业,从那以后,找关系,托路子,终于和茅台搭上了线,断断续续像走亲戚似的,开始走动。 一九九六年,是我人生的转折,面临脱军装从部队转业,在苦思冥想之后,决定不要组织安排,自己创业,做茅台经销商。但那时,要想成为一个经销商是多么的不易,我就从“收条子,收单子”开始,倒鸡毛似的滚雪球,那时道路非常难走,我穿着迷彩服,从酒库提出酒,连夜坐上川拖车,走三合,习水、温水、赶水、綦江,到重庆火车站拖运,最多时,一月跑八趟茅台,“还没走?又来了?”这句话就是那时开始的。酒库的巫二姐见了就这样打招呼。一九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茅台不好销了,而我也打下了基础,后来顺利成章的成了茅台经销商。 从一九九九年至二〇〇五年,由于经济比较疲软,茅台酒的销售陷入了低潮,178元的厂价,市场上买175元,每年的希望都寄托在厂里年底的返点上,那时借遍了所有能借的钱,为了借钱,编了所有能编的理由和故事,有时,实在揭不开锅了,债主也在催债,自杀的念头都有过,以至于二〇〇二年装修25楼的房子,都装上了隐形防护网,不是为了防别人,而是为了防自己,防自己那天酒后想不开,一念之差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