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注重幼儿体验式艺活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注重幼儿体验式艺活动

浅谈注重幼儿体验式艺术活动 —也谈幼儿节奏训练的尝试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闵毛毛 节奏感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能力,是使音乐富有生命力,形成音乐作品风格与特点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节奏感,促进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提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入手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节奏教学很抽象,难理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以往的节奏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方面不够重视,经常以掌握节奏技能为目标采取机械的模仿、反复地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习节奏,幼儿学起来很困难,兴趣不浓,即使一些幼儿掌握了,但对这种枯燥乏味地活动感到厌恶,许多幼儿在大班毕业时,还不能准确地拍出节奏卡上的简单节奏,音乐角中提供的节奏卡也常常无人问津。这也有悖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我尝试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让幼儿真正体验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 一、 贴近生活,感受节奏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许多要素,如节奏、色彩、音色等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幼儿经验少,理解力差,要告诉他们什么是节奏,这是很困难的。根据幼儿年龄小,喜欢色彩鲜艳、带有声响、生动活泼的物体的特点,借助幼儿身边常见的、熟悉的、自然的物体,通过与各感官的相互作用,让幼儿产生最初的体验。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声玩具让幼儿感受,如:听诊器、闹钟、手表、玩具电话、公鸡打鸣等等。幼儿听到了自己“扑扑扑”的心跳声很兴奋,没想到,自己的身体里还存在着这么一种神奇的声音。在激起了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幼儿这是一种接着,而是让幼儿继续感受“嘀嗒嘀嗒”的走秒声、“丁铃铃铃”的电话声、“喔喔喔”的鸡鸣声等这些稳定的、均匀的节奏,然后让幼儿尝试着将这些体验告诉老师,有的幼儿模仿得很好,有的还能配上手势。在那之后,我又不断地进行类似的活动。如:倾听自然界的流水声、打雷声、鸟叫声;生活中的切菜声、门铃声、洗衣声、汽车喇叭声;观察彩灯的闪烁、钟摆的摆动,聆听时钟的报时声,扶着孩子在秋千架上摇荡,让幼儿两两拉手玩“拉大锯”、“拔萝卜”的游戏……有时,还让幼儿比较两种不同的节奏,如:电话铃声与钟声,公鸡打鸣与狗叫声,大雨声与小雨声,自行车铃声与摩托车马达声等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节奏,感受节奏的有趣与节奏美。 二、 寓教于乐,喜爱节奏 兴趣是从事某一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增强节奏训练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通常我们所说的节奏符号是个简单的“X”而任何一种节奏型都是由若干个“X”与小节线、音值线这几个要素组合成。单靠这几个抽象的符号和教师的讲解示范,幼儿不感兴趣且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为此,在认识节奏符号前,针对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玩具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小动物节奏卡;用鲜艳的卡纸作底板,小动物的头代替符号“X”,用小树当小节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设计音值线。如:小猫卡 小狗卡 化简单抽象为直观形象,化单调枯燥为生动活泼,让幼儿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练习相应的节奏型。如:小猫叫:“喵喵 喵—”相应的节奏是X X|X — ||;小狗叫:“汪汪汪,汪汪汪”相应的节奏是:XX X | XX X||……活动中,幼儿一下子被这精美、新颖直观的教具所吸引,更对这种有趣的形式感到兴奋不已。在此基础上,我又根据不同的节奏型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小猪卡、小鸭卡、青蛙卡等,他们非常喜欢,许多幼儿不用我提示便能很快唱出节奏,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小动物占圈》等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这些游戏动静交替,讲话的推向了高潮。在小动物欢快的叫声和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幼儿很快掌握了这些枯燥、深奥的节奏,并对节奏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以后的节奏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在教学中我结合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谣、音游引导幼儿乐于以身体奏乐,用身体的协调动作和声音来模仿节拍,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从而培养、建立节拍感。如:在学习歌谣“看大戏”中,我让幼儿两两拉手,按照节拍作身体一前一后拉扯动作,同时朗诵歌谣。幼儿对拉锯动作很感兴趣,在一拉一扯中学会了歌谣,感受到节奏的有趣。相应的活动还有《拔萝卜》和《叽叽喳喳》、《跷跷板》。 在学习切分音节奏

文档评论(0)

fzhuix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