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食物中毒与预防【培训课件】.ppt

单元食物中毒与预防【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三)化学毒物中毒典型例症 化学物质名称 化学物质名称 砷化合物 铅化合物 锡化合物 汞化合物 锑化物 PCB(多氯联苯) 甲醇(木精) 亚硝酸盐 有机磷农药 磷化锌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 氟乙酰胺 阿托品 对硫磷 对硝基甲苯胺 紫苏醛 化学毒物中毒的原因物质 1.砷化合物中毒及预防 2.亚硝酸盐中毒及预防   砷化合物一般都有剧毒。常见的为三氧化二砷(As2O3)俗称砒霜、白砒或信石等。   亚硝酸盐是由硝酸盐在一系列细菌的硝基还原酶作用下转化而来,由于亚硝酸盐的大量聚集可引起中毒。 3.“毒鼠强”中毒及预防   毒鼠强又名没鼠命,其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一种强烈的中枢神经刺激药物。具有内吸作用,可长期滞留在植物体内。 南京“九·一四”汤山特大投毒案 4.氟乙酰胺中毒及预防 5.食用非食品物质中毒案例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铅化物中毒、锑化物中毒、磷化锌中毒、酸败油中毒、甲醇中毒 氟乙酰胺属剧毒物 6.其他化学毒物中毒及预防 项目训练: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案例情况: 1996年6月27日至7月21日,云南某县发生食用散装白酒甲醇严重超标的特大食物中毒事件。在这起利用甲醇制售有毒假酒致人死命特大恶性案件中,有192人中毒,其中35人死亡,6人致残。1998年2月,时值春节前后,山西省连续发生的多起重大的假酒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并夺去了27人的生命。山西这一恶性事件同1996年在云南发生的特大假酒中毒事件如出一辙,都是因为饮用了不法之徒用甲醇制作的假酒所致。 分析:引起甲醇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甲醇兑制或用工业酒精兑制造假的白酒、黄酒等酒类,也可能因酿酒原料或工艺不当致蒸馏酒中甲醇超标,饮用后引起中毒。我国近年连续多次发生较重大的假酒中毒事件。发生在全国各地的食源性甲醇中毒事件已使数千人中毒,近200人死亡,数百人致残,给民众健康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甲醇是五色、透明的液体,可与水、乙醇任意混合,是一种剧毒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甲醇经消化道很容易被吸收,是强烈的神经和血管毒物,对肝、肾,特别是眼球有选择性损害作用,误饮甲醇5ml可致严重中毒,40%甲醇10ml可致失明,30ml即可致命。国家规定.食用酒精中甲醇残留量不能超过每升0.4g,而查获的山西假酒每升含甲醇高达361g已与毒液无异。 预防甲醇中毒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白酒生产的监督、监测,未经检验合格的酒类不得销售。 6.5 霉菌毒素食物中毒 (一)中毒类型  工作任务:真菌性食物中毒防控 一、概念 霉菌产生的毒素称为霉菌毒素,由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称为霉菌毒素中毒。 (三)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典型例症 (二)中毒原因及特征 (一)中毒类型 1.一次污染:花生、玉米等在田间栽种时,就开始有黄曲霉的侵入;同样,在麦子出穗时,就会由于禾谷镛刀菌蔓延而受到很大的危害,这些霉菌在田间、土壤中就污染到植物上称为一次性污染。 2.二次污染:农作物收割、加工、干燥、贮藏后,附着于植物上的病原性霉菌仍然具有一定的含量,一但在温度、湿度、氧气适宜时,这些霉菌便会产生毒素而造成二次污染。 第一章 第三节 食物中毒及防治 (二)中毒原因及特征   1.中毒原因   无论是一次或二次污染,一但食物中带有了霉菌毒素,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就会产生食物中毒。   2.中毒特征   由霉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特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时伴有麻痹、肌肉痉挛、发热、视力障碍等症,重者可引起死亡。 1.霉变甘蔗中毒及预防 2.霉变红薯中毒及预防 3.其他霉菌毒素中毒及预防   麦角中毒、赤霉麦中毒、霉变花生米中毒、霉变凉粉中毒、黄变米中毒、 (三)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典型例症 视频:祸从口入——甘蔗 发病机制 阻止乙酰胆碱的形成,终致肌肉麻痹和瘫痪。 重症者可见脑神经核及脊髓前角退行性变,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及血栓形成。 中毒表现 1 .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一般为12 - 48 小时,最短者6 小时,长者可达8 -10 天。 2 .中毒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麻痹症状,如头晕、无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咀嚼无力、步态不稳、张口和伸舌困难、咽喉阻塞感、饮食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 3 .病人症状的轻重程度可有所不同,病死率较高。 预防措施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自制发酵酱类时,原料应清洁新鲜,腌前必须充分冷却,盐量要达到14 %以上,并提高发酵温度。要经常日晒,充分搅拌,使氧气供应充足。 3.肉毒梭菌毒素不耐热,加热80 ℃ 经30 分钟或100 ℃ 经10 -20 分钟,可使各型毒素破坏.所以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是破坏毒素预防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可靠措施。 案例 2006年1月22日,陕西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