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鲜于璜碑》用字现象考论
作者:杨刚 单位:嘉兴学院
摘要:《鲜于璜碑》通体碑文结字严谨有秩,密实方整,气息浑朴含蓄,苍健沉着。用笔以方笔为主,与以圆笔为代表的《曹全碑》、《石门颂》等汉碑迥异,实开方笔隶书之先河,是汉隶中方笔流派中的典型代表。碑文记述了鲜于璜的家族世系、行年事迹和一生官况履历,对研究东汉时期的历史、政治、艺术、文化多有补益,具有极高的文献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东汉丧葬制度、官制制度、书法艺术的活化石。
关键词:鲜于璜;碑刻;书法;用字
《鲜于璜碑》又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年月出土于天津市武清县米宽米厚米上锐下方,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碑阳行,满行字碑阴行,满行字。
通假与讹误
1. 碑阳首行:“汉胶东相之醇曜焞焞 汉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初举孝廉,为尚书侍郎,迁太史令,实掌重黎歷纪之度,亦能焞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有汉 。”
声教禁化,猷风之 猷。《论语·颜渊》: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山阳太守祝睦后碑》:“化行如风,民应如草。”
3.碑阳第八行“时依郡乌桓,狂狡畔戾畔戾叛戾背叛,叛离。《后汉书·南蛮传·板楯蛮夷》:“愁苦赋役,困罹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嵇康 《管蔡论》:“ 管蔡流言,叛戾东都 ”
4.碑阳第十三行:“於铄我祖,膺是懿德铄铄。此处“铄
5.碑阳第十四行:“如何夙陨陨陨…《易》曰:“有陨自天。”于敏切” 。“殒”即“死”也。此处当通“殒”。
6.碑阴第七行“勋绩著闻,百辽咏虞。“虞”即“娱”,表示“安乐”之意也。此二字皆通假。
7.碑阴第八行“皇上憀,痛惜欷歔憀憀 汉 应玚 《正情赋》步便旋以永思,情憀栗而伤悲。宋 苏轼 《宿望湖楼再和》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栗。
8.碑阴第三行“家用平康,父君不” 《唐韻》释“徒朗切,《集韵》待朗切,音荡。”《说文解字》:“放也。”亦作“愓”、“婸”、“荡”。此处当同“豫”。“不豫”即对生病的忌讳之词。《逸周书·祭公》:我闻祖不豫有加。朱右曾 校释:今言不豫,尊之也 唐 杨炯 《伯父东平杨德裔墓志铭》:因不豫,弥留遗命,以弟之子神毅为后。
通假字,是中国古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鲜于璜碑》中的这些文字通假现象,对研究两汉时期语言文字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物支持,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
异体与独构
1.碑阳首行第十三字“萁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即“嗣”。《五音篇海》“音寺”。
3.碑阳次行第十一字“眀”即“明”。 《庄子·外物篇》目彻为明。不借用眀,从日月,会明意。目明意,目明与明暗之明义同。田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广韵》礼部韵略俱不收“眀”字。
4.碑阳次行第十二字“”即“達”。碑文曰“君天资明达”。
5.碑阳次行第三十一字“”即“典”。《字彙补》:“同典”。汉《费风碑》“言不失实”。
6.碑阳三行第十二字“”即“篤”。碑文曰:“煇光笃实”。
7.碑阳三行第二十九字“”即“度”。碑文曰:“迁度辽右部司马”。“度辽将军之职,初见于西汉昭帝时期,昭帝元凤三年任命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因度辽水而得名。即“廉”,亦从“疒”。
8.碑阳三行第三十字“”即“遼”(见7)。
9.碑阳四行第二十八字“”即“丧”。碑文曰“丧父去官”。
10.碑阳五行第十五字“”即“箴”。
11.碑阳六行第四字“”即“冀”。《韵会》:“冀或作兾”。《书·禹贡》有“兾州”。《玉篇》“同冀”。《曹全碑》亦作。
12.碑阳六行第二十三字“”即“節”。碑文曰“拜安边节使”。《张迁碑》作,《曹全碑》亦作,皆从“艹”。
13.碑阳六行第三十字“”即“策”。碑文曰“受策秉宪”。
14.碑阴首行第六字“坤”,碑文作。《史晨碑》作、《乙瑛碑》作。碑文实属独构。
15.碑阳七行第十八字“符”,碑文作。《西狭颂》作、《礼器碑》作、《史晨碑》作。《说文解字》:“信也。制以竹,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张迁碑》作、《衡方碑》作《曹真碑》作、《赵宽碑》作。碑文“宽”字从“心”,实属独构。
17.碑阳十二行第七字“谥”,碑文作。《衡方碑》作。《说文解字》:“行之迹也。从言、兮、皿。。《张迁碑》作、《史晨碑》作。《西狭颂》作,《鲜于璜碑》实源于《墙盘》,汉碑中实为少见。
篆隶互参
1.“五”字:《鲜于璜碑》作,是较为典型的篆书写法,和《袁安碑》中的字极为相似,有所不同的是《鲜于璜碑》中的“五”字带有明显的“蚕头燕尾”特征,属于篆隶互参的现象。与《鲜于璜碑》几乎同时的《西狭颂》作,已经完全隶书化了,略晚的《张迁碑》则作。
2.“上”字:《鲜于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