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在華东农区短期栽培利用可行性的研究.docVIP

紫花苜蓿在華东农区短期栽培利用可行性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花苜蓿在華东农区短期栽培利用可行性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3-5021(2009)06-0000-00 华东农区紫花苜蓿短期栽培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胡化柏1,李建农2,沈益新1,* (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2.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 南京 210036) 摘要:为探讨紫花苜蓿在华东农区冬闲田短期栽培利用的可行性,选用秋眠性较弱的紫花苜蓿品种游客(Eureka)与金花菜和多花黑麦草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秋播紫花苜蓿第二年4~5月生长迅速,在种植夏季作物玉米或水稻前可刈割2~3茬。刈割2茬的鲜、干草产量分别达到59902.71kg/hm2和12372.18kg/hm2,低于多花黑麦草而显著高于金花菜。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多花黑麦草,与金花菜相差不大,粗蛋白质产量与多花黑麦草相近。由此认为,紫花苜蓿在华东农区具有短期栽培利用价值 关键词:紫花苜蓿;短期栽培利用;产量;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S543.6 文献标识码:A 华东农区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作物生产以粮经作物为主,形成了传统的“水稻-小麦”、“水稻-油菜”等复种模式。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地区小麦、油菜、蚕豆等冬春季作物面积大幅减少,产生了大量冬闲田;而在畜牧生产方面,该地区草食动物数量迅速增加,奶牛、肉羊、鹅等已由农户散养向中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冬闲田种草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6]。由于该地区一直以来缺乏适宜栽培的豆科牧草品种,优质饲草不足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产优质,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南方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mm,夏季高温酷热,因此紫花苜蓿在南方农区春秋季生长良好,夏季生长不良。本试验在以往研究[7~9]的基础上,选择在南京地区秋播第二年生长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游客(Eureka,秋眠级8)与苏南地区栽培较多的金花菜(Medicago denticutata Willd)、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相比较,探讨了将其作为一年生青刈饲草栽培利用的生产潜力,以期为华东农区春季生产优质豆科牧草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农场(北纬31°51′~32°15′、东经118°21′~118°46′)进行。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20~240d,年平均降雨量1000mm。试验区土壤为粘性马肝土,含有机质1.27%、碱解氮84.35mg/kg、速效钾146.51mg/kg、速效磷37.67mg/kg,pH值为 1.2 试验材料 紫花苜蓿品种为游客(Eureka,FD8),购自百绿草业;金花菜为苏南农民自留种子,由江阴市农技推广中心提供;多花黑麦草品种为特高(Tetragold),购自百绿草业。 *通讯作者,E-mail:yxshen@ 收稿日期:2008-12-09;修回日期:2009-08-26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22)资助 作者简介:胡化柏 (1981- ),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牧草栽培利用的研究工作, E-mail:huhuabai0875@.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地前茬为大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8m×6.5m,小区间隔0.5m,3次重复。2004年10月28日播种,行距25cm,条播。紫花苜蓿播量22.5kg/hm2,金花菜带荚种子播量90kg/hm2,多花黑麦草播量22.5kg/hm2。播种前施复合肥(N:P2O5:K2O=8:8:9)375kg/hm2作底肥,次年返青后施用尿素225kg/hm2。紫花苜蓿播种前接种固体根瘤菌 紫花苜蓿设刈割1次、2次、3次共3个处理,各处理刈割时间见表1;金花菜共刈割2次,均于盛花期刈割;多花黑麦草于初穗至初花期刈割,共刈割3次。每次刈割后追施复合肥(N:P2O5:K2O=8:8:9)150kg/hm2。 表1 紫花苜蓿不同刈割处理的各茬刈割时间 Table 1 Date of harvest for different defoliation frequency in spring 刈割频次 Cutting frequency 第一茬 1st cut 第二茬 2nd cut 第三茬 3rd cut 刈割1次 2005/5/27(盛花) 刈割2次 2005/5/18(初花) 2005/6/15 刈割3次 2005/5/7 (现蕾) 2005/5/27 2005/6/15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005年3月8日开始至5月28日,每隔10d于各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紫花苜蓿植株10

文档评论(0)

cv7c8hj6b4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