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011·新课标全国)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 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对点演练】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 251 88 893 42.99 1986 3 721 39 639 19.17 2005 1 973 19 230 9.30 答案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 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 (1)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考点四 环境污染与防治 【表解考点】 污染物 主要成分 主要来源 危 害 颗粒物 悬浮在大气中的液体、固体状物质 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采矿、建材、冶金等工业生产和人类的农耕活动 被人体吸入,可引发多种疾病 硫氧 化物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 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形成酸雨 碳氧 化物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一氧化碳危害人体健康;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 氮氧 化物 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 造成酸雨 碳氢化 合物 由碳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燃烧、石油冶炼 可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 其他有 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制冷剂、发泡剂、溶剂、火箭燃料 氟氯烃可造成臭氧层空洞 (2)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与治理 水污染 (1)主要水体污染物 污染物 来 源 特 点 工业 废水 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液态废弃物 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农业 污水 牲畜粪便、农药、化肥 灌溉后排出的水或雨后径流中含有农药和化肥 生活 污水 生活中的各种洗涤水 水中多含无毒的有机盐、需氧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氮、磷、硫含量也较高 (2)水体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根据污染物的差异,可把水体污染分成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等,具体对比分析如表所示: 类型 水体富 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 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危害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②鱼类死亡;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息动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间接地危害生物 案例 滇池的富营养化现象 日本的水俣病 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综合三种水体污染物,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点:①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②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③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④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 (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 土壤污染 核心考点探究 真题重组集训 选修地理六 环 境 保 护 【考纲扫描】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5.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6.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7.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国际行动。8.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考点要求】 1.结合时政材料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特点。 2.结合国际油价、矿石的价格变动考查资源的分布、影响及应对措施。 3.结合流域的洪涝灾害、湖泊面积的变化,考查湿地的生态作用及主要的保护措施。 4.结合重大污染事件,考查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 命题规律: 1.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治理措施等内容的考查,尤其关注气候变暖、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对水污染问题进行了考查。 2.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统计图表、区域图、文字材料为背景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