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长会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有个别同学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晚上睡得晚,导致上课打瞌睡影响课堂效果。 7.部分同学不重视听,读,背诵的作业,导致常常要重新听写,重新默写,语文成绩总上不去。 8、同学之间喜欢打闹,遇事不宽容,不谦让。 错误想法: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既然来上学,就应该是老师教的,于是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我很不赞同这个看法,一个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知识的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期中考试分析: 班级平均分:89.5分 90分以上:28人 80分以下六人。 (试卷练习) 1、学习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作业量相对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现在有的学生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 因此作业无法完成。分析原因,有客观的:不会做。但更主要的是上课不注意听讲,老是开小差,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一筹莫展了。 (上交作业排名次只是为了激励所有同学不断超越自己,有所进步,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 2、生理和心理方面:本年龄段的孩子,生理逐渐发生变化,有叛逆的心理,受不了直接批评教育,往往有顶撞家长的行为。由于身体的变化,很多孩子紧张、焦虑、害怕,羞涩之中又希望有人能帮助他们舒缓。这种情况下,对很多事他们都处于好奇阶段,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 要重视心理健康。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备加呵护,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素养非常重要,有专家指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 3、思想意识方面: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的心思,不再是什么话都与父母说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和小秘密,把心事都写在日记里,还仔细地锁起来,不愿意什么事都与家长沟通。有些孩子受一些社会不良言论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不知道不同的中学环境对自己将来的影响。家长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交流中渗透正确的思想。   进入六年级就意味着学习生活面临最紧张最激烈的开始! 一方面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   一方面各种压力又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矛盾。 在众多矛盾面前,有些孩子不会识别主次,分不清轻重缓急,于是就开始手忙脚乱,情绪失控,心态极易变得消沉,表现出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忙却效率低下,这时候家长就要给予关心和鼓励。 解读 心语 ——与父母说说心里话 PLAY   解读 心语 1.家庭和睦很重要,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是父母吵架; 2.多陪伴,少玩手机;(很多孩子更愿意在学校,这里有老师、同学的陪伴,更温暖) 3.成绩不好要少斥责,多鼓励,随着年龄的增长大,打骂很多时候只会适得其反。(冷言冷语的伤害可能无法弥补的,我们的爱要更具体,更实际--- 陪伴、谈心、鼓励、耐心) 4、二孩家庭要多关注老大,树立老大的权威,孩子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太深沉的爱,爱需要更多表达。(我们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之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理想的家长八条做法: 1 .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表率 2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 .要允许孩子出错。 4 .放手让孩子做他想做又能做的事。 5 .帮助孩子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 6 .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判断是非。 7 .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 8 .有时间的话读一点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 以上问题,我们老师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但是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所以,在这里我向家长朋友们提出几点建议: 真正自信的父母,总是思考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骄傲;自卑的父母,总是琢磨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来为自己赢得面子。为人父母,不要总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其实更是孩子的未来。不要总期待孩子某一天会成为我们的骄傲,先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先成为孩子的骄傲? 真正自信的父母,总是思考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骄傲;自卑的父母,总是琢磨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来为自己赢得面子。为人父母,不要总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其实更是孩子的未来。不要总期待孩子某一天会成为我们的骄傲,先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先成为孩子的骄傲? 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父母的话都不愿听?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 无论是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一个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这里没有灵丹妙药,但却有许多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技巧 建议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