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与他 主薄, 结为 好友, 把 嫁给 女儿 1、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08广东卷) 译文: / / / / / / / / / / 做了 当时 陶侃 是个 闲散的官吏, 周仿 推荐 (他) 巩固练习 / ∧ 妻 陶侃的儿子 陶瞻。 / 相与 9、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3分) (2011年广东卷) 【答案】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的勇士,(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躲藏(在)上游的江水中。(3分) (罗提督)还邀请文人详细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 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 泅 上流 洵奇男子也 此题重点考查了实词“泅、上流”、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两个考点。翻译的时候,要将“持利锯”的主语补全 4.删(删减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试翻译下列句子: 例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 例5:昼夜勤作息。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 5、补(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包括数词后面增加量词、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例6: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广东卷) 译文: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丢失。  介词“以”的宾语省略,根据上下文,应是“居庸关”,翻译句子时必须把它补上去,否则就不通顺。 例7、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巩固练习:(2012年高考广东卷) 翻译题 9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6、调(调位法) 特殊句式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例: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文: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江苏卷)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以嫁时之衣”属于介词短语后置,翻译时应调整为“以嫁时之衣殓(之)”(此句还要注意补出宾语)。 而“甚矣吾贫”是主谓倒装,应该还原为“吾贫甚矣”后再翻译 巩固练习: (2012年高考广东卷) 翻译题 2、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状语后置 解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翻译过程中,“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宜用意译。 意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内容的大意来翻译,不局限于原文的每一个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金城千里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一旦填沟壑 比喻 借代 讳饰 像金子一样坚固 高官厚禄 死了 使用了修辞的文言句子一般要意译 如: 翻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回乡的一种谦辞 例2:衡下车,治威严。 直译:张衡走下车子, 就树立威信。 下车:到任 意译: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 小 结 文言语句准确翻译,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能准确把握。 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真题演练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