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女性骨盆内摘要.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性骨盆内、外测量 一、目的 骨盆测量是骨产道检査的主要方法,包括骨盆外测量与内测量。外测量可间接了解骨盆的大小及形态;内测量经阴道测量骨盆内径,较外测量而言能更准确地测知真骨盆的大小。 二、适应证 1. 外测量:产前检査常规,首次产检即可进行。 2. 内测量:妊娠24~35+6周;≥36周或有阴道流血、可疑胎膜早破等应消毒外阴后进行。 三、禁忌证 . 无绝对禁忌证。 四、操作前准备 1. 环境:室温适宜,光线明亮,检查床旁注意屏风遮蔽保护患者隐私。 2. 操作者准备:向患者简要介绍操作目的、过程、需配合的事项;了解患者产检情况、现病史、既往史。 3.物品 (1)一次性垫巾 。 (2) 一次性检査手套及无菌手套。 (3) 骨盆外测量器、骨盆出口测量器、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 (4)大头棉签或外阴消毒包(备卵圆钳、消毒杯、无菌纱布块)。 (5) 消毒液(0.5%碘伏;如碘过敏,用 0.1%苯扎溴铵溶液)。 (6) 肥皂水、温开水、液状石蜡。 五、操作步骤 1. 体位: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査床上,双腿稍屈曲分开,或仰卧手于妇科检査床上,呈膀胱截石位。 臀下垫一次性垫巾。 2.骨盆外测量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伸腿仰卧位,暴露腹部至大腿根部。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手持骨盆外测量器,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値23~26cm。 此径线间接推测盆入口横径。 (2) 髂嵴间径:体位、工具同上,测量两侧髂嵴最宽点外缘距离,正常值25~28cm。 此径线也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 (3)骶耻外径:检査者立于孕妇右侧,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第5腰椎棘突下缘的距离(第5 腰椎棘突下定位:骼時后连线中点下 l .5cm,相当于米氏菱形寓上角)。 正常值为 l8~20cm。 此径线问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 (4) 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孕妇仰卧位,脱开一边裤腿,双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膝,向两侧外上方充分展开。 检查者面向孕妇立于两腿之间,使用出口测量尺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值8cm,应加测骨盆出口后矢状径。 (5) 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査者戴一次性检査手套,右手示指蘸少量液状石蜡伸入孕妇肛 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 用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骨尖端处,即可测得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8~9cm。此值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6) 耻骨弓角度:孕妇仰卧位,双腿向腹部弯曲,双手紧抱双膝,向两侧外上方充分展开,或仰卧于产床上成膀胱截石位。 检査者戴一次性检査手套面向孕妇双腿之间,两拇指指尖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两拇指分别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问形成的角度。正常值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应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3.孕36周后,骨盆内测量前要截石位消毒外阴:用、消毒干纱球遮盖阴道口,防止消毒液流人阴道。 ①先冲洗:卵圆甜钳夹无菌纱布翻巴基水擦洗外明部,顺序是大阴Jii、小明 后 、明!il.、大腿内上 l/3、会明及肛门周f同 ;再例t一块纱布用温开水冲洗肥.电-沫,最后无菌纱布操干水迹(Jll员序同前);②再消毒- :卵圆 tu 央无蘭纱布漫碘伏(或本扎複 較溶液)进行外明消毒,顺序同肥.lt1?液練洗。 消毒学取下明道口纱球和臀下使盆或塑料布(也可簡化使用大相签按上述步骤 冲沈、?高 薄)。 4. 骨盆内测 i重i径线:检査者面向孕妇,立于孕妇両腿之间,右手戴无蘭手套,可用碘伏(或 0.1%苯扎、浪較i容液)、洞、滑手套,示指、中指 J「-沈伸入明 jii,,報t指伸直,,其-全各指fli1曲 。 (1 ) x,t角径:为出.骨i美合下缘至骶山中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使为l2.5~13cm,此值减去l.5~2.0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称为真结合径,正常值为11cm。 检査者一手示、中指仲人明道,用中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另一手指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测量时中指尖触不到骶岬上缘时表示对角径值12.5cm。 . (2) 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lOcm。 方法为一手示、中指放入阴道内,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问的距离 。 此径线代表中骨盆横径,如此径线过小会影响分娩过程中胎头的下降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