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连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zhang.doc

项连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zhang.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连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zhang

项连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XXXX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参加人员: 报告编制: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传 真: 邮政编码: 电 话: 地 址: 目 录 1 工程概况 1 1.1 隧道概述 1 1.2 平纵面设计 1 1.3 工程地质概况 1 1.4 内轮廓 4 1.5 隧道洞口设计 5 1.6 明洞衬砌设计 5 1.7 暗洞衬砌设计 5 1.8 防排水设计 6 2 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和意义 8 3 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依据 10 4 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设计原则 11 5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施工组织设计 12 5.1 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 12 5.1.1 监控量测主要内容 12 5.1.2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 12 5.2 监控量测及地质预报实施方法 12 5.2.1 监控量测各项目实施方法 12 5.2.2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法 18 5.3位移变形管理等级及控制标准 24 5.3.1 变形管理等级 24 5.3.2 周边位移允许相对位移值 24 5.3.3 速率控制标准 25 5.4量测主要仪器及人员配备表 25 5.5监测和超前地质预报频率及进度安排 25 5.5.1 监测频率 25 5.5.2 超前地质预报频率 26 5.5.3 监测及超前地质预报进度安排 26 5.6隧道施工监控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 27 5.7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组织及分工 27 5.7.1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组织管理程序 27 5.7.2各单位职责分工 28 5.8施工监测和信息管理流程 29 5.9项连山隧道监控量测及地质预报测试计划安排 29 5.9.1 周边位移量测断面计划安排 29 5.9.2地表沉降测点布置计划 30 5.9.3选测项目测试断面布置计划 30 5.9.4地质预报工作计划 31 6监控量测和地质预报数据处理分析 32 6.1 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32 6.2 超前地质预报数据的处理 33 6.2.1地质雷达数据分析 33 6.2.2 TSP数据分析 34 7 监控量测及地质预报工作管理 35 8 质量分析、预警措施 36 9进度保证措施 37 项连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隧道概述 项连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309m,起讫点桩号为YK8+294~YK8+603;左线长293m,起讫点桩号为ZK8+262~ZK8+555。隧道最大埋深约38m,隧道左右线间距约为42m。公路等级: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km/h;隧道净宽14m;净高5m。 1.2 平纵面设计 隧道右线位于直线段,YK8+294(起点)~YK8+310段纵坡3%,YK8+310~YK8+603(终点)段纵坡~0.3%;隧道左线位于直线段,ZK8+262(起点)~ZK8+555(终点)段纵坡0.3%。 1.3 工程地质概况 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表地形为斜坡,坡度约为20~45°,山体受风化剥蚀较强烈,植被发育,以杉树、灌木为主。根据实地地质调查及钻探施工调查, 主要出露上侏罗统大爽组(J3d):岩性为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及残坡积层含角砾粉质粘土,具体如下: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含角砾粉质粘土,分布于山麓和沟谷坡地。上侏罗统大爽组(J3d):岩性为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其中:凝灰岩分布于隧道进洞口及洞身段,灰色,块状,岩性较硬。流纹质凝灰岩分布于隧道出洞口位置,灰色,块状,岩性坚硬。本段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主要受节理影响,节理裂隙较发育。 (1)右线 1)进洞口段(YK8+294~YK8+315) 陡坡地形,坡度45~50°。隧道顶部表层为残坡积成因含角砾粉质粘土,厚3.50m;下卧基岩为侏罗系上统(J3d)凝灰岩(含玻屑):根据钻孔揭露全风化岩,厚约0.90m;强风化岩,厚约2.00m,Vp=1800~2200m/s,完整性指数0.48;中风化岩呈块(碎)裂状镶嵌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完整性较破碎~较完整,RQD=20~60%,Vp=3000~3500m/s,完整性指数0.65;微风化岩,完整性较好,RQD=45~80%,Vp=3750~4000m/s,完整性指数0.82。岩石节理主要以130°∠55°、270°∠42°、190°∠85°为主。隧道通过地层为全~中风化凝灰岩,为浅埋段,顶板厚度为2.0~10.0m,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属Ⅴ级围岩。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建议采用大管棚超掘进,钢拱架支护,复合式衬砌,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增设明洞。洞口仰坡坡率取1: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