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乡语言概况
家乡语言概况——浏阳话汉语言三班 201313000358 陈巧元浏阳地处湘东,与两省九县、市交界,北连平江,南接醴陵,西南与株洲搭界,西面与西北面同长沙接壤,东北依次与江西的铜鼓、万载、宜春、萍乡四县相邻。县市内素分东、南、西、北四乡。境内方言素称:“浏阳土地轻,十里三音”。其中,有的属于集中方言之间的区别,有的属于一张方言内部的差异。从方言分区的角度看,全县实际上含有三种方言:即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一、客家方言浏阳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分布在县境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中,即大围山区。张坊区、官渡区和文家市区的部分地方。说客姓话的人大都来自广东,福建,在浏阳落户后,一般不准“打土谈”(即不准讲浏阳话)。但久而久之,为交际的需要,他们大都会说浏阳土话,而在内部仍讲客姓话。浏阳本地人对客姓话感到“嗷牙莫辨”,十分难懂。它显然是差别很大的另一种方言。“客姓话”与客家方言有明显一致的关系,其主要语音特征是:古全浊声母的字(如:排、部、道、在、白,别),不论平仄一律变送气清音;古喉音晓、匣二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的字(如:乎、户、辉、话、婚,胡),多变成唇齿音;韵母中无撮口呼。如:全、君、俊、觉、月等字,多与齐齿呼、开口呼混读。调类六个,平声、入声皆分阴阳,入声保留塞音韵尾。二、湘方言湘方言(指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新湘语)在浏阳主要分布于西乡的镇头区,城郊区的葛家乡以及北盛区的永安镇等地,俗称“西乡话”。这种话接近长沙方言,浏阳地方戏多用此腔,故又被称为“正音”或“省腔”。浏阳县接近省会长沙,为交际的需要,人们讲长沙话的风气很浓,因而长沙话对浏阳土话的影响相当大。三、赣方言在浏阳占优势的方言,属于赣方言系统的浏阳土话。(在浏阳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查考浏阳各姓氏源流,可见浏阳“土著”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为外地移民。据《宋季兵事》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迁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在此情况下,各地移民大量迁入,至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浏阳户口大增,建制由县升为州。当时移民大都来自江西,成为浏阳人口的主要源流。在浏阳姓氏中,有原籍可考的154支,其中多达80支原籍为江西。?大量江西人口的涌入,使得赣方言成为境内占有绝对优势的方言,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浏阳土话”,浏阳东区、南区、北区大部分及西区小部分地区均持此种方言。)它包括:县城话——分布在城关镇,城郊区的关口、集里、荷花、牛石、青草等乡以及葛家。枨冲乡的部分地方; ,南乡话一一分布在大瑶区和文家市区的大部分地方;东乡话——分布在古港区、永和镇以及官渡区部分地方;北乡话——分布在沙市区、社港区和北盛区除永安镇以外的大部分地方。这四处土话共同具备赣方言的某些特点,如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一律念送气清音(与客家方言同)、古泥来二母洪音不分细音分、有撮口呼韵母等等,但是,它们之间的内部差异也相当明显。最为显著的区别特征是:声母方面:北乡、城关镇和东乡部分地方有卷舌音,大体能区分?-、t?-、s-和t?-、t?-、?-;而南乡大部分地方和东乡小部分地方语言却没有卷舌音,即有?-、?-、s-而无t? -、t?-、?-。如“资”,“才”、“知”、“池”。“诗”五字,前者分别念[? ? ??]、[t?ai?]、[t? ? ??]、[t?? ?]、[? ? ??],后者分别念[? ? ?]、[t?ai ?],[? ? ??]、[? ? ??]、[s ? ??]。南乡大瑶区和东乡古港区部分地方不仅没有卷舌音,而且还把中古知组、章组的一部分字(即知、章二组的三等韵字,除蟹摄开口、止摄开口和遇摄合口三等韵字外)读成舌尖塞音t-、?-,造成“东、中、冬”同音,“赵、兆、稻、套”不分的现象。南乡、东乡及县城话,中古影、云、以、微母及一部分疑母字,在合口呼中以唇齿音v—起头,如影母字“弯”念[van ?],云母字“云”念[v?n ?],以母字“匀”念[v?n ??],微母字“文”念[v?n ??],疑母字“顽”念[van ??];日母字“人、壬、仁、任、忍,刃、闰、仍、扔”等的声母也读唇齿音V-,素称“文、云、人不分”。而北乡大部分地方对这一类字读音的区别较为分明:文、闻等微母字的声母读v-,云。匀、人等云,以、日母字的声母或舌上为y或舌上音?。不过,在口语中,日母的“人”字却念“泥”母音?。北乡话在齐齿呼中,古来母字与端母字合流,即“梨、李,浏、柳、莲,聊、料、列、林、良,亮”之类的?-声母字转读为t-声母,换句话说,也就是北乡话的[?]声母不拼带[i]的齐齿呼韵母。而在南乡、东乡、县城话中,除“隶”宅的声母读[?]之外,没有北乡话的这种规律性音变。韵母方面:北乡、东乡和县城话,“关,桂、瓜、刮、规,怪、滚”等合口呼字均带有[u]介音,而南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