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粉压片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及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
目 录
第一章、运动方案部分
一、机械原理及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4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4
(三)、设计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4
(四)、设计方案提示———————————————————5
(五)、设计的主要任务——————————————————6
二、干粉压片机运动方案设计
(一)、设计题目分析
1、总功能分析————————————————————6
2、总功能分解————————————————————7
3、功能元求解————————————————————7
4、进行执行机构选型—————————————————7
5、三构件的具体方案设计———————————————8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
————————————————10
(三)、干粉压片机运动循环图的设计
————————————10
(四)、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1、上冲头机构设计——————————————————12
2、凸轮的设计————————————————————13
3、料筛凸轮轮廓的确定————————————————16
(五)、运动简图及运动线图
1、运动简图
—————————————————————17
2、运动线图
①用解析法对上冲头进行分析————————————18
②C语言编程———————————————————18
③编程数据输出——————————————————20
④作出运动线图——————————————————24
第三章、参考资料部分
———————————————————————60
第一章、运动方案部分
一、机械原理及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干粉压片机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压制成((h圆型片坯,
其工艺动作的分解如下图所示:
(1)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将干粉料筛入直径为(、深度为y1的筒形型腔,然后向左退出45mm。
(2)下冲头下沉y2,以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
(3)上冲头进入型腔y2。
(4)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各移动(y1-h)/2,将产生压力F,要求保压一定时间,保压时间约占整个循环时间的1/10。
(5)上冲头退回,下冲头随后以稍慢速度向上运动,顶出压好的片坯。
(6)为避免干涉,待上冲头向上移动H后,料筛向右运动推走片坯,接着料筛往复振动,继续下一个运动循环。
(三)、设计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方案 ((h(mm(mm) n1(rpm) H(mm) F(N) y1(mm) y2(mm) I 30(5 20 100 15000 21 3 II 28(4 25 95 13000 18 3 III 26(5 30 90 12000 19 3 工作条件:三班制,连续运转,每台电动机同时带动50组冲头。
使用期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少于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制造,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220/380V)
转速的容许误差:±5%
(四)、设计方案提示:
1、由以上工艺动作分解过程可知,该机械共需3个执行构件,即:
上冲头、下冲头和料筛。设计时,需拟订运动循环图,各执行构件的起讫位置可视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以增长执行构件的动作时间,减少加速度,但要保证不发生碰撞。
2、根据生产条件和粉料的特性,宜采用大压力压制。上冲头的机构为主加压机构。由于主加压机构所加压力甚大,用摩擦传动原理不甚合适;用液压传动原理,因顾及系统漏油会污染产品,也不宜采用;故宜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选择刚体推压传动原理。
3、由于压片机的工作压力较大,行程较短,一般采用肘杆式增力冲压机构作为主加压机构。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而成。为了“增力”,两机构的极限位置宜重合或接近。
4、为了保压,要求冲头在极限位置完全停歇是较困难的。实际上,只要冲头在离极限位置0.4mm范围内的运动时间约为整周时间的1/10即可。
5、设冲压阶段的压力变化近似地与距离成线性关系。将压制阶段所需功率除以一周的时间,得平均功率。考虑到运动副摩擦和料筛运动所需的功率,实际所需功率约为平均功率的两倍。
6、为减少速度波动,应采用飞轮。要求速度波动不均匀系数小于0.18。计算飞轮转动惯量时,可不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