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朔煤燃烧试验总结论
结论及建议
对平朔煤低硫化高适应性掺配试验的实验室试验研究表明:
实验室试验选取了平朔煤中产量最大的平6和平9煤作为典型代表,从煤质指标看,平6、平9煤为低水分、高灰分、中高挥发分、中硫分,中发热量,高灰熔点煤。为了与平朔煤掺配,特选择目前煤炭市场较为常见的两类煤——褐煤(包括国外印尼煤和国内褐煤)和蒙混类煤(包括蒙优和蒙煤)。
从单煤的实验室燃烧特性试验结果看,平6、平9的着火性能和燃尽性能均表现在“容易”与“较易”之间,与其它4个煤样差别不大。但平6、平9的结渣倾向性最弱,表现为“轻微结渣”,而其它4个煤样则表现为“严重结渣”倾向,直接燃用造成炉内结渣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平6、平9与印尼煤、褐煤、蒙优、蒙煤不同比例混煤的燃烧特性试验得到,随着平朔煤的掺配比例增加,混煤的着火特性和燃尽特性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平朔煤掺入印尼煤、褐煤、蒙优、蒙煤后混煤的结渣倾向性得到明显改善。平朔煤与褐煤、蒙优、蒙煤等低硫分、低灰熔点煤掺配时,平朔煤掺配比例建议控制在30~70%。
国家对SO2排放政策要求越来越高,对华东地区电厂实施SO2排放上限200mg/Nm3标准,并且要求SO2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对达标电厂给予脱硫补贴电价0.015元/kwh。电厂对SO2排放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根据最新颁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到2012年1月1日,沿海等重点区域将实行50mg/Nm3的新排放政策,非常不利于平朔煤等硫分较高的煤在电厂的使用,建议根据最新的环保政策和脱硫塔增容技术研究开发以平朔中硫分煤为基础的系列掺配煤炭产品,主动适应动力煤市场的要求。
目前电厂普遍采用尾部烟气湿法石灰石脱硫方法,石灰石用量的多少是主要的脱硫变动成本,该成本随入炉煤硫分增加而线性增加,按石灰石的价格为300元/吨估算,硫分每增加0.1%,每吨煤的石灰石成本增加0.54元。另外加上SO2排放成本为1.26元/kg,当脱硫效率在95%时硫分每增加0.1%,每吨煤的脱硫成本增加0.667元,当烟气中的SO2浓度超过脱硫塔的设计值上限时,因烟气中排放的SO2浓度超标,成本会迅速增加。
根据平9与印尼、褐煤、蒙煤单煤及不同比例混煤的固硫率试验表明,平9单煤的固硫率较低,仅为7.79%。平9与印尼煤掺配不能提高混煤的固硫率,仅能简单的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降低入炉混煤的硫分。平9与褐煤或蒙煤混煤的固硫率随着褐煤或蒙煤掺入比例增加而显著增加,从7.79%分别增加到20.15%和49.50%。当混煤(CaO+MgO)/S为1时,碱性氧化物的利用率最高。
由于硫分较高,单独燃用平朔煤的SO2排放浓度超标。但通过与印尼煤、褐煤、蒙煤掺配使用并产生固硫效果后,混煤的SO2排放浓度明显降低。当其它煤种掺配比例达到30%时,混煤的SO2排放浓度即不超标。而平9不同组合、比例混煤的标煤SO2排污费大大降低。平朔煤掺入这些低硫高钙煤后使用能有效降低混煤的SO2排放浓度及SO2排污费,使其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提高平朔煤对电厂的适应性。
平朔煤低硫化高适应性掺配试验选择在华能玉环电厂的4#机(单台装机容量1000MW)进行,掺烧平1煤现场试验表明:
平1煤单煤的St,ar为1.2%,电厂设计煤种St,ar仅为0.43%,实际电厂入炉煤控制St,ar不高于0.9%,因此平1煤必须与其他低硫煤进行掺配后才能使用,试验选择进口的印尼煤和国内的蒙煤作为掺配煤种。结合电厂的煤场情况,采取分磨掺烧的方式进行不同煤种之间的掺配,其中工况1的煤种组合为台高硫分印尼煤与低硫分印尼煤以1:1比例分磨掺烧,工况2将其中两台高硫印尼煤置换为平1煤(平1煤比例约为1/3),工况3为平1煤与蒙煤分磨掺配(平1煤比例略高于1/3)。
从入炉煤平均指标看,随着平1煤的掺入,入炉煤的水分Mt、挥发分Vdaf降低,灰分Aar、发热量Qner,ar、灰熔点ST升高,由于印尼煤的水分偏高而蒙煤的灰熔点较低,因此平1煤的掺配使用可以弥补这两种煤的指标与设计煤种的差距,大大缓解炉内结渣现象的发生,3个工况的入炉煤硫分St,ar均控制在0.6%~0.8%之间。
试验期间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及压力均正常,机组运行稳定。
燃用三种不同煤种燃烧器喷口的着火稳定性均较好,火焰强度均接近100%。其中燃用印尼煤时一次风喷口着火距离较近,需要注意开启周界风门,避免烧坏喷口,而燃用平1煤和蒙煤的喷口着火距离正常。
3个工况在炉膛上部水冷壁及大屏底部区域的炉膛平均温度基本相同,其中大屏处炉膛平均温度在1170~1200℃之间,大屏下部(约52m标高)水冷壁的炉膛平均温度在1300℃左右。随着平1煤的掺入,炉膛的结渣情况相比燃用印尼煤时略有改善,平朔煤高灰熔点的特性对于改善炉内结渣较为有利,尤其是对印尼煤灰分含量较低的煤。
试验期间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