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作物1土壤耕作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作 物 生 产 技 术 基本要求:了解土壤耕作、播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化学调控、地膜覆盖、智能管理等作物生产的技术原理和措施 重点:了解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地膜覆盖的效应与增产原理、养分作用规则、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作用 难点:综合运用本章所讲的技术原理和措施改善和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达到作物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第一节 土壤耕作技术 第二节 播种技术 第三节 育苗移栽技术(略) 第四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第五节 施肥技术 第六节 水分管理技术(简) 第七节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八节 化学调控技术 第九节 收获与贮藏(略) 第十节 作物智能栽培技术(略) 土壤耕作的概念和作用 土壤耕作类型 一、土壤耕作的概念和作用 (一)?? 概念(soil tillage): 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状况的农业技术措施。 (二)作用: 调整耕层三相比 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翻埋植物残茬、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创造深厚的耕层,有利于蓄水保墒,防止土壤侵蚀、冲刷(两重性) 控制和减轻作物病虫草害 二、土壤耕作类型:基本耕作、表土耕作 (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 1.???翻耕(plowing):最普遍,带壁的犁。具有翻土、切土碎土、翻埋肥料与残茬、疏松土壤的作用。后效长。 (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 2. 深松耕(subsoiling):无壁犁、深松铲。25-30cm,甚至深达50cm。 特点:可间隔松耕、节省动力、打破犁地层、保持地面残渣覆盖、防止风蚀、减轻土壤水分蒸发。 不足:不能翻埋,地面粗糙。 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和易风蚀地区 (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 3. 旋耕(rotary tillage):最深16-18cm,一般10-12cm。 特点:既能松土,又能碎土,水田、旱田均适用,省时、省工、成本低。 不足:连续运用易导致耕层变浅。土壤理化性状变劣。 易与翻耕轮换应用,或在少耕法中应用。 (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 一般为基本耕作后的辅助作业,深度不超过10cm。 1.耙地(harrowing):用钉齿耙或圆盘耙,5cm左右。 作用:碎土、平整地表、破除板结层、灭茬、灭草,切碎毛细管保墒。 耕地后必须进行耙地,以碎土和平整土表。 2.耱地(dragging):又称盖地、擦地、耢地。 作用:平土、碎土。 3. 镇压(packing): 作用:压紧耕层、压碎土块、平整地面、促进种子与土壤密接、提墒保墒。 过干、过湿和盐碱地不宜压。 4.?作畦(bedding):播种前。便于灌、排和田间管理。 5.? 起垄(ridging): 作用:防风、排水、提高地温、 保持水土、防止表土板结、 改善土壤透气性、压埋杂草。 6.?中耕、培土:为在作物生育期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 中耕:是在行间用锄或中耕器锄松或耙松表土层的耕作措施。 培土:是把作物行间的土壤培壅到作物根部的措施。 作用:(1)促进上层根系的生长,防止倒伏;(2)利于提高地温;(3)便于灌溉和排水。 宜于封行前结合中耕分次进行 (三)? 少耕和免耕 1.?少耕法(minimum tillage): 是介于常规耕作和免耕之间的耕作类型。 耕翻播种法:只耕翻,不进行表土作业。 轮迹播种法:前耙地、后边即刻播种镇压,减少风蚀。 松土播种法:平切松土,播种。 带状耕种法:耕作局限在播种行内。 特点:省工、减少水分损失、减轻风蚀。 (三)? 少耕和免耕 2.??免耕法(no-tillage):又称零式耕作法。 国外三个环节: 利用前作残茬或播种牧草作为覆盖物; 采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 采用广谱性除草剂。 少、免耕的优点:(1)水蚀、风蚀减轻,水分蒸发少;(2)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繁殖;(3)利于表土层有机质增加。(4)节约投资,减少农耗时间,提高复种指数。 缺点:(1)覆盖导致地温低;(2)杂草、虫害增多;(3)影响底肥、化肥、残茬的翻埋,土肥难融合,氮肥损失加重,肥料利用率低;(4)土壤变紧,土壤表层养分富化,下层贫化,导致作物早发早衰。 播 前 技 术 播 种 技 术 播 后 技 术 一、播 前 技 术 (一)品种选择 ? (二)种子清选 (三)种子处理 (一)品种选择:熟性、抗逆性、丰产性、品质 品种是在一定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对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根据土地自然条件,因地因时制宜选用良种必须根据当地栽培制度、气候、生产力水平,选择能抗御当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