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与著作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生组 网络视频与著作权 作者:邓媛媛 有人说,大学男生的电脑是游戏机,女生的电脑是电视机。就拿“电视机”来说,现在网络平台丰富,在各色的视频网站上有各色不同的视频。特别是那些用观众熟知的人物,熟悉的性格以及喜爱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娱乐、幽默作品。这些作品,归类到我们的著作权法里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条(六)规定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电影制作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我只谈现今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的上传作品,当然不是指那些上传者上传的他人作品,而是上传者自己制作的作品。讨论下我国著作权法是否对其进行了规制、是否应该限制以及这些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当然,下面这些分析论证都是基于我的个人猜想以及希望,也许会有些缺乏严肃性和学术性,请多多包涵。 一、首先,这类作品是否得到规制? 我要谈的这类作品分两类。一是指不经原著作权人的同意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植入他人已发表并为公众熟知的作品中,对原来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根本性的修改但是仍旧套用原作品的人物性格等特征的“二次创作”。很多这类视频的上传者的主旨是为了娱乐大众,用那些为人广知的人物来演绎当下最受关注的事件,再用最流行的词汇、笑话进行装饰人物。这样杂合在一起的“作品”给了现代那些压力爆表的上班族,以及那些闲在宿舍颓废的大学生一个很好的消遣时光。那么,这些作品是否侵犯了原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呢? 看这些作品是否侵权,就要看是否能够构成对原作的合理使用。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12种合理使用的情形,在此不展开赘述,我认为上述作品如果能够构成合理使用,那也只能用“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来解释,可是,那些将作品上传到视频网站的人,并不是为个人研究或欣赏,也不是为了说明问题。只要上传者的视频达到一定的点击量,视频网站会联系与其合作的广告商,洽谈合作事宜。然后会将一定的利润反馈给上传者。既然已经可以用来盈利了,那么我认为已经超出二十二条所列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可是著作权相关的法律并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而我的观点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第二类作品是指那些利用经典名著、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然后对其进行加工渲染保持了它原本的思想却将表达思想的路径九曲一番,并对现在的孩子影响至深。比如前段时间很受欢迎的一部“动漫”——《十万个冷笑话》它将哪吒、葫芦娃的故事进行改编。葫芦娃们原来只是对付蛇妖的小孩子,可是改编后的剧情变成了葫芦娃们因为好色然后丧命。还有近期在优酷视频网站上热播的《万万没想到》其中改编了白蛇传说、西游记等的主要故事架构。那么这些改编行为是否违法呢?我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著作权法告知我们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可是,21世纪俨然来了十几年了,国务院至今仍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是忘了吗?还是依旧活在被韩国抢走传统节日的痛苦里? 上述两类在当下广受欢迎的“作品”,仍然在泛滥着。没有得到抑制,反而在点击量和评论的刺激下逐渐商业化,然后变本加厉的向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们袭来,影响着这个社会的各阶层。 先不说这些作品的优劣,谈谈现在的网络普及情况。基本上只要有点条件的家庭都会购置一台电脑。而这台电脑对于家长来说就是工作、娱乐、交友的工具,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习、交友、娱乐的好帮手。可是又有多少孩子会仅仅用电脑来进行学习呢?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电脑就是娱乐的好帮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娱乐了。撇开打游戏,那就是看视频,刷微博了。孩子总想跟上时代的脚步,或多或少的想要证明自己在同龄中的优越性。他们关注最新的娱乐资讯,观看最受好评的视频,然后再将自己的见闻进行大肆宣扬。那么,不用电脑,大多孩子都能接触到这些作品。 在了解了这些“作品”被传播的广度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视频的优劣。当然这里不是说它的特技、画质等,我们要看的是它更深层次的东西——作品的思想内涵。当然有些作品是没有内涵的,就是一些简单的笑话拼凑。众所周知,不仅我国的著作权法不保护作品思想,其他国家也大多不保护,即作品的思想不在它的调整范围内。但是这些思想的表现形式是法律调整的范围,所以这些作品应该还在保护范围内。这类可以说“恶搞”的“作品”它有什么想要表达的思想呢?我认为大多“作品”都没有什么主要思想,相反它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文化”,暂且称之为文化吧。这类文化都是接合最新、最流行的话语言论,比如盛行的“吐槽”文化,它是让人们发泄了自己心中的不满,可是同样又带给人们一些负面的影响。人们开始在背后或者当面“黑”别人,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中伤别人的基础上,严重的都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另外,对于此类改编,将一些美好的传说以及经典的文学作品

文档评论(0)

igek156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