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自然科学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鄂教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自然科学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鄂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理论的主要论点
2、进一步理解地壳运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大陆的形成过程;
3、通过三大理论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认识世界要带着发展的眼光去不断探索,有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
三. 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1】大陆漂移学说
1、学说的提出
(1)1620年,法国人巴肯在地图上标出了大西洋两岸的相似部分
(2)1909年,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尝试把南半球大陆拼在一起,并推测存在一个冈瓦纳古大陆
(3)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2、理论依据:大陆轮廓吻合、动物种类、古生物种类相似、大陆基岩相似
3、基本观点
(1)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2)在地球自转偏向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连在一起的联合古大陆分离开来,并慢慢“漂移”,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
4、意义及其局限性
魏格纳之所以能够系统完整地提出大陆漂移学说,是因为他勇于科学实践,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大陆运动的证据,为研究地球活动创造了契机。但是大陆漂移学说不能解释大陆运动的动力问题。
【知识点2】海底扩张学说
科技的进步为地壳运动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证据,50年代以来,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的年龄。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是按一定规律分布的。
海底地形及海底岩石年龄特征分析
海底地形 海底岩石年龄 形成原因 海岭(海底山脉) 海底岩石年龄最小 海底岩石相互拉伸,岩浆喷发冷却 海 沟 海底岩石年龄最老 大陆岩石与海底岩石相互挤压,海底岩石插入大陆岩石下方 与大陆地形及大陆岩石年龄相反 60年代初由美国科学家赫斯和狄茨提出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认为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大,由于裂谷和海洋的形成和扩大,从而引起大陆的肢解、分离,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基本面貌。
【知识点3】板块构造理论
1、学说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都存在不足之处。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以及火山、地震的带状分布,大规模深海调查积累的海底地质、地貌资料的积累,由法国科学家勒皮顺首先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2、基本观点
(1)板块:地球的组成由地表向下,就组成物质而言,可分为三大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但是就物质的强度及行为表现而言,却可分为:岩石圈、软流圈、中层圈及地心。岩石圈是由冷而刚硬的岩石所构成,包括了地壳及一部分上地幔,其厚度约为100 km。岩石圈可再细分为许多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有它自己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这样的每个单元即称之为板块。
(2)地壳以及地幔顶部岩层由板块拼合而成,它们漂浮在灼热的岩浆上,随岩浆流动而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成为火山和地震集中地带。
(3)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具体分析:
1、除太平洋板块几乎都在大洋中外,其他五大板块均包括大陆及附近海洋;
2、各大板块交界处因移动方向不同而分为生长边界(海岭、断层)和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注意图中不同的界线和箭头方向;
3、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地方,板块与板块挤压形成高山、海沟,或张裂(拉伸)形成裂谷及海岭(海底山脉),并形成火山和地震特别集中的地带。
范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如下现象
1、红海不断扩大: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拉伸造成的
2、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造成的
3、冰岛地热资源丰富: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岩浆活动
4、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知识点4】板块与地壳运动的结果;
【知识点5】板块运动及其原因:①上地幔上层存在一个软流层,地壳在地转偏向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在软流层上运动②地壳分为两层,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硅铝层较轻,在硅镁层上运动
【典型例题】
例1. 下图展示的是非洲和南美洲海牛和鸵鸟的分布。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或陆地上,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你能否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
解析:本题要求用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通过分析可知: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大陆分裂成几块,慢慢地漂移分离成目前的分布状况。
答案:因为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海牛、鸵鸟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大陆分裂成几块,慢慢地漂移分离成目前的分布状况,因而在非洲和南美洲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显微镜与望远镜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眼睛与眼镜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物理电与磁 第六节电动机 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力和运动(一)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光现象训练题(人教版).doc
-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力和运动(二)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苏科版.doc
- 八年级物理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沪科版.ppt
-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5节 光的反射江苏科技版知识精讲.doc
-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第一节力教案沪科版.doc
-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六章 第1、第2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doc
- 八年级生物: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五章 化学反应复习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doc
- 八年级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英 语unit2 school life同步练习及答案(共10课牛津).doc
- 八年级英语 module 10. computers外研社知识精讲.doc
- 八年级英语 unit 5-6 单元测试牛津版.doc
- 八年级英语 unit 1 教案人教新目标版.doc
- 八年级英语8a u3period 1 教案牛津版.doc
- 八年级自然科学系统鄂教版知识精讲.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