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培初中语文简报第一期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卷首语 ......................................... 1 专家指点迷津 ...................................2---5 特级教师课堂引路 .............................6 名师成长经验 ..................................7---13 专家印象.......................................... 14---16 研修日志..........................................17---25 精彩瞬间..........................................26 卷 首 语 2015年,金城桦甸国培计划A类项目县的申报成功为桦甸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桦甸乡村教师迎来了成长发展的机遇,好似甘霖雨露滋润着每位乡村教师的心。我们语文教师在A类项目县的特惠政策下,能邀请到省内著名的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到金城传经送宝,让我们共享国培的优秀资源,何其幸哉! 两次集中研修学习,让我们对培训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思想在学习中碰撞;理念在交流中更新,素养在研修中提升。聆听专家讲座,撰写听课感言,虽不是句句经典,但也不乏思维火花。在过程中,我们聆听、思辨、分析、反思,是为了我们今后更好地去尝试、创新、进步、提升。可谓“结果诚可贵,过程价更高!” 闻着“新知识”的味道,慢慢地,我们“贪婪”地收获。我们向精英求教,我们彼此学习,我们被导师迷倒,我们彼此感动,收获所感所悟,为今后家乡的教育事业增添美丽的音符! 宋胜杰教授:隔离与扭曲——语文教育与人的生活 2015年8月20日,桦甸市进修学校邀请到了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宋胜杰教授在桦甸三中多媒体教室为桦甸市语文教师做了题为《隔离与扭曲——语文教育与人的生活》的精彩讲座。宋主任用质朴诙谐的语言,亲身的经历和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不会是艰涩而生硬的,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不会只是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针对语文教育提出“创作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育超出围墙” ,语文教师要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充满创造性的课堂。 李元昌教授: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2015年8月18日下午,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语文特级教师,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李元昌教授在桦甸一中阶梯教室为桦甸语文教师做了一场接地气、原生态的讲座《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是李教授亲历躬耕的硕果,质朴、实用而高效。特别值得借鉴的是李教授总结出的一个一个优秀教师既要研究高效教学方法,也要研究有效的管理方法。具体做法是: 1.评提高—— 提高率计分法 后次成绩减去前次成绩做分子,以前次成绩做分母,乘以百分之百,即得出提高率。如一个学生前次成绩为20分,后次成绩为30分,其提高率则为50% 。 提高率计算公式: 提高率=(后次成绩—前次成绩)÷前次成绩×100% 一般的情况下,中差生的提高率多为正数,并高于优生。用这种评估方法既可以纵比,也可以横比。纵比,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横比,他们的提高率明显处于优势。虽然他们的成绩还不理想,但由于提高率比较高,他们从中看见了自己的进步幅度,易于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优生的提高率相比之下较低,有时还会出现负数,这对他们又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平时成绩评定,有时把提高率和实际分数按比例合在一起计算成绩。这样的评价,将学生实际成绩和他的发展都涵盖在内。 2.比发展——虚实积分法 成绩分为零分、正1分、负1分。如开学第一次交上的作文,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是零分,这个零分是基础分,大家都从零起步。只要后次强于前次,就得正1分;后次不如前次,得负1分;不进不退,得零分。比如有个学生前篇作文中心不突出,教师给学生指出来,后次作文中心突出了,学生就得正1分,否则就得负1分。(要注意零分的两个含义),期末总评看谁的积分高,就说明谁的发展快 。 通过这样的成绩评定方法,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为学生营造出进步、发展的氛围。这种评估方法虚实结合: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差距,在形式上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起点都归到零,实现了形式上的公平,此谓“虚”;学生只要努力,就会得到正1分,得了正1分,说明他在原基础上有了进步,这又是“实”。这样的评估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为学生营造出争取发展的氛围。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差等生,都能在零起点上,尽自己的最大的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