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整合:标准双极型制作工艺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极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1 电学隔离 所有晶体管的集电极都在外延层上,隔离的目的是使不同隔离区的元件实现电隔离。 (1)反偏PN结隔离 (2)全介质隔离 (3)混合隔离元件 (1)反偏PN结隔离 通过外延,选择性扩散等工艺方法,将芯片划分为若干个由P区包围的N型区,P区接电路中的最低电位,使PN结反偏。利用反偏PN结对器件进行隔离。 反偏PN结隔离 工艺简单 占芯片面积较大 且受反向漏电影响,隔离效果不是最佳 寄生电容较大 MOSFET可以利用自身的PN结实现电学隔离 (2)全介质隔离 用SiO2将要制作元件的N型区(或P型区)包围起来,实现隔离 全介质隔离 隔离效果好 工艺复杂(需要反外延,磨片等工艺),生产周期长,成品率低,成本高 (主要用于高压和抗辐射等特殊领域的集成电路) (3)混合隔离 元件四周采用介质隔离,而底部用反偏PN结隔离 混合隔离 可以使元件的图形尺寸缩小, 芯片面积利用率得到提高, (现已广泛采用这种方法 ) 在保证电路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尽量减少隔离岛的数目,是IC 版图设计中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 埋层(埋层氧化) 埋层(埋层光刻) 埋层(埋层扩散) 埋层(去氧化层) 外延层(外延生长) 隔离(隔离氧化) 隔离(隔离光刻) 隔离(隔离扩散) 隔离(去氧化层) 基区(基区氧化) 基区(基区光刻) 基区(基区扩散) 基区(去氧化层) 发射区(发射区氧化) 发射区(发射区光刻) 发射区(发射区扩散) 发射区(去氧化层) 金属连线(引线氧化) 金属连线(接触孔光刻) 金属连线(蒸铝) 金属连线(引线光刻) * * P衬底 N N N P+ P+ 接电路中的最低电位 N N SiO2 多晶硅 P衬底 N N N 接电路中的最低电位 SiO2 2 pn结隔离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初始氧化,热生长厚度约为500~1000nm的氧化层 (提供集电极电流的低阻通路) 光刻,利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将光刻窗口中的氧化层刻蚀掉,并去掉光刻胶 进行大剂量As+注入并退火,形成n+埋层 P N+ 利用HF腐蚀掉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P N+ N 将硅片放入外延炉中进行外延,外延层的厚度 和掺杂浓度一般由器件的用途决定 P SiO2 N+ N P SiO2 N+ N P SiO2 N+ N P+ P+ P N+ N P+ P+ P SiO2 N+ N P+ P+ P SiO2 N+ N P+ P+ P SiO2 N+ N P P+ P+ P N+ N P P+ P+ P SiO2 N+ N P P+ P+ P SiO2 N+ N P P+ P+ P SiO2 N+ N P N+ N+ P+ P+ P N+ N P N+ N+ P+ P+ P SiO2 N+ N P N+ N+ P+ P+ P SiO2 N+ N P N+ N+ P+ P+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