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概况10-科技-教育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俄罗斯概况第十课 科技·教育 内容提要 教育和科技的状况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遗产,仍为世界科技强国和教育大国。历史上众多的苏联科学家和学者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在克服经费奇缺、人才流失的艰难时期后,俄罗斯的科技逐渐走出低谷,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在教育方面,俄罗斯全面落实“教育法”,推广十一年普通义务教育,改革原有的教育体系,是教育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呈现多层次办学,以保障国民不论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民族、信仰、语言等不同,都享有免费的普通教育和在竞争基础上享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力。 俄罗斯的科技发展简况 18世纪初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也随之发展起来。1724年彼得一世签署了设立科学院的命令,在他死后不到一年,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科学院设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部,并附设中学和大学。18世纪40年代俄国有了首批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是俄国第一位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的奠基人。18~19世纪,俄国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如:数学家劳巴切夫斯基、契伯雪夫;物理学家雅科比、斯托列托夫、列别捷夫;化学家季宁、布特列洛夫、门捷列夫;生物学家季米利亚杰夫、米秋林;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谢切诺夫;胚胎学家梅契尼科夫等。十月革命前,俄国科研机构共约300个,科研人员1.2万人。十月革命后苏联重视科研工作,建立了科学技术管理局,主管科研工作,1925年确定俄国科学院为苏联最高科研机关,更名为苏联科学院。到1960年苏联科研机构已达4166个,科研人员35.4万人。随着世界科技革命深入发展,苏联重视并多次强调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后来在苏共十三大和二十四大都强调了这个问题。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专门举行了加速科技进步的会议。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不仅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还在财政资金和物质资源等方面采取了实际措施。到80年代末苏联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技发明令举世瞩目。 苏联的科技实力 1.科研机构 二次大战后,苏联科研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研网,80年代末苏联的科研单位有5300多个,主要有科学院、部门和高等院校等系统。 科学院系统:包括苏联科学院和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设有远东、乌拉尔和北高加索三个科研中心,后又陆续建立了15个分院。 部门系统:苏联部门系统的科研机构占全国科研机构的60%,工业部门的科研机构占全国科研机构的22%,农业部门的占了14%。苏联部门科研系统中还包括苏联的专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1929年建),城市公用事业科学院(1931年建),教育科学院(1934年建),医学科学院(1944年建),艺术研究院(1947年建)这些部门科研实力雄厚,科研规模大。 高等院校系统:许多高校都设有研究所。 苏联还有国防科研系统,是个较为特殊的科研机构。 2.苏联的科研人员 苏联的科研人员主要是有学位或者担任学科领导者、在高等院校从事科学教育者及其他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科研人员。苏联解体前全国拥有专职科技人员约110万人,占世界科研人员的1/4,可谓人才济济。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仅在物理学领域里就有5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3.科研经费 苏联成立后重视科研,国家拨给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1950年为10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1.3%,1970年为117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4%,80年代占国民收入的5%以上,1989年科研经费为436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6.6%。除国家拨给的科研经费外,各部门和企业也自筹部分科研资金。 俄罗斯的科技现状 苏联曾是世界上政治、军事大国,同时也是科技强国。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保留了苏联的大部分科研机构和人员,在当今世界上俄罗斯联邦仍是世界科技大国。在国际上俄罗斯科学家享有很高的威望。俄罗斯有着很高的教育水平和众多的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 俄罗斯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到2000年为止俄罗斯在自然科学领域有12人获得9项诺贝尔奖,处于世界第九位。2003年又有2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除了物理科学外,俄罗斯在数学和化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俄罗斯在基础研究方面从苏联继承了“世界一流的科学”,但由于独立后科技界经历了经费奇缺、物质匮乏、人才大量流失的数年动荡,目前俄罗斯基础研究水平已落后于美国,但仍居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尽管困难重重,俄罗斯仍基本保持了其整体科技的完整性,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世界级科研成果。近年来俄罗斯科学院仍完成了约5000个研究课题,在基础研究方面几乎都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出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遗余力的挖取俄罗斯的科技人才和成果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事实上,尽管近十多年来俄罗斯的基础研究潜力有所下降,但俄罗斯是除美国以外在所有科学领域都进行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研究范围大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