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五节古诗文修辞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萍乡学院中文系 涧泰 第五节 古诗文的修辞 第七单元节 综合运用 一、修辞概说 二、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格 第三,“修辞学”的简称,即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使之准确、鲜明而生动形象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的学科。 一、修辞概说 “修辞”始见于《周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对古文“修辞”的三种理解: 第一,指修辞活动, “调整语词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陈望道)即:对语言进行选择、调整和修饰加工,使之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的行为。 孔颖达: “辞谓文教,诚为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有功业可居。” 第二,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和修辞规律。 “修辞”:指古文中的修辞活动,是古人在创作中对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的综合运用。 二、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格 二、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格 修辞方式又称为“修辞格”、“辞格”“、修辞方法”等,是在调整、修饰和加工语言的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独特表达作用的特定结构或特定模式。 1.起兴 陈望道1932年出版在《修辞学发凡》(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列举了38种修辞格,到目前为止已陆续发掘出百余种修辞格。 古今汉语修辞格大同小异。 2.用典 3.委婉 4.互文 5.藏词 9.双关 7.并提 6.回文 10.拈连 8.借代 1.起兴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起兴又叫“托物起兴”,是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语)的修辞方式。 例句: 起兴,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先言他物”部分叫“兴句”,“引起所咏之辞”叫“本句”。“兴句”对“本句”一般起着或陪衬烘托或比喻象征的修辞作用,少数情况下修辞作用不明显。 二、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格 二、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格 2.用典 也叫“稽古”,“引用”的一种,指的是援引典籍中的历史故事与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表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从形式上,用典可分为明用和暗用。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一起使用的用典方式。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用,指直接交代了故事来源、人物事件或语句的出处的用典方式。 明用例句: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 (《韩非子·五蠹》) 二、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格 暗用,不指明引文出处,把引文与本文融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从用典的内容和意图上,有“正用”和“反用” 。正用,就是依照所引故事或语句的原意来使用。反用,即变动用典故,相反相背地使用典故原意。 典自《荀子》中孔子的名言“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反用例句: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 (欧阳修《秋声赋》) 典自《庄子·在宥》 “心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长生。”只是二者立意截然相反。 B.避讳语:如“山陵崩、薨、卒、不禄、 驾鹤、崩殂、徂落、弃群臣”;“采薪之忧、违和、有所郤”等。 二、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格 3.委婉 又叫“婉曲、折绕”,用含蓄曲折的方式表达的修辞方式。 A.谦敬语:如古人常用“不肖、仆、寡人、不谷、孤”等来自我谦称,用“足下、左右、执事、陛下、殿下”等敬辞来称呼对方。 三种类型 C.迂回语:多见于外交辞令。例如: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楚国大夫屈完将齐桓公带军队进攻楚国,以军事实力强迫楚王结盟的事,说成“为自己国家求福”,“辱收寡君”,含蓄而有礼,给足了齐桓公面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燕歌赵舞为君开”。 (卢照邻《长安古意》) 4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