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高三第一轮复习练习课堂用概览.ppt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第一轮复习练习课堂用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 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 言的鉴赏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 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 研磨香墨,书写别情。而用来研磨的是前句“临窗滴”下 的“泪”。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才有了后 文的“红笺为无色”,虽有夸张,却情真意切。 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 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 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1.几年来,新课标卷诗歌鉴赏试题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有做错的题目吗?如果有,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 1.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倾向性:①近年新课标全国卷选材比较倾向于唐宋的诗歌。②在命题上, 比较注重对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鉴赏。③诗歌鉴赏题 的分值都为11分,分两题,试题的设置都采用了两道小题的 提问方式。④诗歌鉴赏题的设置紧紧围绕着“内容”“情 感”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展开,无论命题者如何改变提问的方式,考查的知识点还是没有改变的。 2.略。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 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词的上 半阕选取的意象有“春风吹雨”“落花”“小池寒渌”“落 日”,这些是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愁苦类意象。结合下阕作者 的情感,以及小注中对“讳愁”的注解,景物描写对全词感 情抒发的作用不难得出。答题步骤:首先答出感情基调,然 后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目定位于下阕词 的最后两句。结合全词的情感,抓住“翻身整顿”“沉吟” 等动作细节表现的词中人物的情绪。答题步骤:首先点明“ 纷乱愁绪”,然后点明具体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 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 落子迟缓。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 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 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前两句说为了建 功立业,自己甘愿客居天涯,已经习惯了“流离”“别家” 的生活,把这当作等闲之事了。“挥袂”之举流露出诗人的 洒脱。后两句说万籁俱寂的夜晚,诗人好梦醒来,只有一盏 孤灯相伴,不禁心生悲凉,欲在孤独无奈中寻找寄托,却是 斜月相迎。“斜月”意象的加入,让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 惆怅之情更浓。显然,这是衬托的手法。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 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