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选讲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论选讲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观念和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 先秦的文学观念 阶段性特征明显 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 ☆《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文”的概念 ☆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广义的“文” ★纹身 ★陶器上的编织文有关 ★色彩的交错:五色成文 ☆《周礼·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 ☆ 《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 《系辞》:“物相杂,故曰文。” ☆ 《国语·郑语》:“物一无文。” 自然事物之“文” 社会事物之“文”: ★ 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学艺术; ★ 人的服饰、语言、行为、动作 ☆“服,心之文也。”(《国语·鲁语》) ☆“言,身之文也。”(《国语·晋语》) ☆“动作有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以“文德”为“文” ☆“昭文德”(《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修文德”(《论语·季氏》)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日月叠璧”为“天文”,“山川焕绮”为“地文”,“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与“美”的概念接近,是指事物的一种美的形式。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分艺术之美为“形文”、“声文”、“情文”。 狭隘之“文”:文化之“文”。 ☆《论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 ☆“天之将丧斯文也。” (孔子)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论语》:“文学:子游、子夏。” ☆ 《左传》:“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战国中期以前----“学术”之文 战国中期以后----“文章”之文 ☆吕不韦主编撰《吕氏春秋》,曾“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传》) ☆ 《荀子·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诗经》的认识 ☆赵衰:“《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孔子: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 《左传》中大量“赋诗言志”记载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总的看来,先秦的文学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即是从最广义的一般性总体文化观念来看待文学,到逐渐认识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且开始和学术相分离的过程,这是和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轨迹,互相契合的。 ☆ 《论语》中的“文质彬彬” 第二节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 与文字创造相接近的是八卦的创造。八卦以一和--为两个基本符号,组合成八个基本卦象,即乾、坤、巽、震、坎、离、艮、兑。 ☆朱熹指出《诗经》中的“兴”和《易经》中的“立象以尽意”一致的。( 《答何叔京》) ☆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无血也;女承筐,亦无贶也。’’’ ★宗教意识和宗教色彩 ☆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见解的是《易经·家人·象辞》:“君子以言有物。” ☆《易经·艮·六五》:“言有序。” 《诗经》中关于写诗目的的表达: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嵩高》 ☆ 家父作诵,以究王汹,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小雅·节南山》 ☆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巷伯》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绝大多数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表现了人们因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而产生的各种各样思想感情与愿望要求。 与现实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